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天才在于勤奋”这句口号我们喊了一两百年,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也往往用努力就会有收获”、努力就会有进步”来激励孩子奋发图强。
学校里那么多孩子在努力学习,但并不是所有努力学习的孩子都能收获好成绩。父母们曾经一度以为是孩子仍然不够努力所致,可是,果真如此吗?
小杰,你怎么还在写作业?都快11点了,先睡觉吧。”小杰妈妈看到儿子房间的灯这么晚还亮着,赶紧催他去睡觉。妈妈,别担心,我做完这套题就去睡觉。”小杰嘴上虽然这么说着,可是看着试卷上最后一道难题,他始终找不到思路,耷拉着笔在草稿纸上随意画着。

小杰妈妈则是听了儿子的话后,感到很欣慰,心想:孩子平时都花很多时间做功课,让父母很省心倒是很省心,可是孩子的成绩却一直徘徊在中下游,怎么也提不起来。
小杰妈妈思考:是不是别的孩子更加努力?是不是自己家孩子还不够努力?可是显然,孩子已经忙得没有时间再去做其他事情了。看到孩子用功努力的样子,小杰妈妈也不好再责怪他。
努力”逐渐成为社会中人们认真生活和追逐梦想的口号。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努力是会有收获,付出也会获得回报。对于学习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习得毕竟仍然在较为纯粹的成就范畴,孩子付出一定努力和练习后,终会有所进步。
但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付出大量努力之后没有取得进步?努力本身并没有错,努力的方式可能会进入误区。

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一味鼓励、要求孩子去努力,孩子可能会陷入努力的误区。有些时候,看上去孩子花费了了大量时间去学习、去练习,但孩子并没有找到正确努力的方式,只不过是处于一种假性努力”的状态。
我们所说的假性努力”并不是对孩子人品的怀疑,而是从良好习惯的层面来分析的。
孩子的假性努力”是指,虽然孩子花费很多精力在学习上,但是在这些精力和时间之中,孩子并没有达到有效的学习。

有些时候,孩子的努力很可能是一种假性努力”,孩子处于这种状态下,会自认为自己为学习付出了很多,家长也会以为孩子在尽力去积累知识、提高成绩。孩子会有很强的付出感,但是如果成绩不够理想时,孩子很容易有一种劳而不得的挫败感。家长也会不知所措。
假性努力”是一种虚假性的学习状态,将孩子捆绑在书桌上,却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既骗了孩子,也骗了父母。
二、什么是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努力除了需要动力和执行力之外,更需要良好的习惯。其实,努力的程度是建立在习惯、方向和方法等关键要素基础之上的。
☆具有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努力学习,更要学会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有个教育团队在针对孩子学习习惯做调研时发现,有的孩子虽然大多时间都做在书桌前学习,但是孩子的精力是分散的。他们发现,孩子有时候独自一人做题时,一道两行字的题目,孩子读题能读半个小时。孩子的身体固定书桌前,眼睛盯着书本,但是孩子的心绪却无意识地飘向了远方。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使他看起来很努力,也并不能起到推进学习的效果。

☆明确方向和方法。
很多人以为的努力就是精力的叠加,其实不然。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与其让孩子在细碎的知识点上一个接一个地硬啃”,步入让孩子从宏观方向上看清自己目前的学习阶段。正确的努力要能首先看清努力的方向,从而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如同狗熊掰棒子一般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正确的努力并不是强调强大的执行力和坚强的意志,而是要让人们在找对方向和方法、形成良好习惯的前提下,去飞翔。

父母要让孩子努力学习的前提,首先要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努力观,不要让孩子的假性努力”迷惑了自己。
☞引导孩子在学习时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
随着教育行业出版物的繁荣,越老越多的习题册、练习册得以面世,被派发到孩子们眼前。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只要做了足够多的题、重复足够多的训练,肯定能够提升成绩。以加大做题的数量”来提高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是性的通的,尤其是对于数学等学科,重复的练习的确是提高成绩的好办法。但是当孩子仍然在成长阶段时,这种题海战术”就显得尤为粗暴了。
孩子正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要让孩子在最初学习的阶段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枯燥。远离假性努力”需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学习。因此,重视孩子的学习质量”比数量”要重要得多。好质量的努力能够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也能减轻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父母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保持心情愉快。
近几年来,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学习逐渐成为孩子肩膀的负担”。让孩子努力是为了孩子能够收获更多、获得更多、进步更大,但如果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失去了童年阶段的欢乐,这似乎就有些南辕北辙了。孩子在面临压力和心理负担时,很容易精力分散,出现假性努力”的现象。
如果孩子想适度区域了和休息,父母要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满足孩子的需求,陪伴孩子快乐成长,而不是把努力学习”当成孩子的必须任务,强迫孩子必须去做。孩子的努力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孩子努力学习却收不到好成绩,往往是努力的方向除了问题。父母在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更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不要让努力成为孩子的压力和负担。

今日话题: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努力观?假性努力”骗了孩子,也骗了家长!你有何类似的经历想与大家分享?欢迎留言。
————————————
育儿喇叭花,做您育儿路上最贴心的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