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阶段,关于上不上兴趣班、上什么样的兴趣班,是很多家长比较关心的话题。
曾几何时,在家长圈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孩子至少需要掌握一门乐器、精通一门棋艺或书法、擅长一个体育项目,最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大多数学龄前的儿童以及部分中小学生,周末和假期大都在各种兴趣班之间穿梭。在他们忙碌的脚步和身影背后,收获的却并不一定是快乐的成长。
因为,很多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有一个最大的误区,不是希望真正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而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独门绝技。绝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兴趣班一定要上,而且多多益善。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特长,甚至可以发展成为日后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一技在手就可以终身无忧。
我有个朋友,一直要求孩子学钢琴,她的理由可能代表了部分父母的内心想法:一方面,钢琴考级可以对以后择校有帮助,证明孩子有特长;另一方面,等孩子长大后还可以教其他小孩子弹琴,这样也能有点额外收入。”
抱持这样的功利目的和心态,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孩子上兴趣班学到了什么技能、掌握了多少本领、上每次课的进步有多大。从兴趣班回来,大人往往问孩子的第一句就是:今天老师又教了什么呀!展示给爸爸妈妈看一下吧!”
为了迎合家长的现实需求,老师的教学方向和形式因此也逐渐变得更实用、更功利,每一次课都考虑一定要在课堂上教会孩子什么,希望孩子回家能展示给家长。
这样做,虽然家长和老师配合得天衣无缝,但却跟真正的兴趣班应有的作用相去甚远。
让我们先来了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兴趣。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真正的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果说得更简单一点,兴趣就是人们疯狂喜欢某个事物或某项活动,并愿意全身心投入这个事物或这项活动。
作为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是不是完全遵循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呢?有多少兴趣班是孩子真正喜欢,你不让他去上他就会跟你急的呢?又有多少兴趣班是我们自作主张,强迫孩子去上,最后你让他去上他就会跟你急的呢?
如果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报兴趣班的时候,不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而是从父母自身的兴趣或者从功利的角度(考试会加分、择校有帮助)出发,就将失去上兴趣班的真正意义。
到头来,我们不是在真正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在提前破坏孩子的学习胃口,最后让孩子对所有事物或活动都丧失兴趣,甚至对生活都感到枯燥乏味。
孩子自发产生的兴趣爱好,会让孩子始终处于快乐的状态。而兴趣一旦成为特定的目标就会变得痛苦,因为加上人为的功利因素,就免不了急躁和焦虑,就少不了强制和压力。
如果我们选择的兴趣班,真正契合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就应该鼓励孩子尽情享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而不仅仅是一味追求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投入了大量金钱和时间,就一定要让孩子成为这方面的高手,一定要考取这个领域的相关证书,同时还希望立竿见影。如果孩子学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长进,他们要么就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要么就认为是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对一项天赋的发掘或者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更在意孩子在兴趣班的感受和状态,而不仅仅是某个阶段的结果和目标。
我是有人问我:老王,你对课外班怎么看?舞蹈班、钢琴班…
问:你家孩子上了什么班?
答:我家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我给她报了钢琴、舞蹈、跆拳道三个班。
问: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孩子未来从事专业?
答:也没想让她成名成家,就是希望她培养一点兴趣就行了。
说:如果仅仅培养兴趣,我认为这些班都没有必要上!
古人云:清心寡欲才能专注。
圣人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心无旁骛。
钢琴也好,舞蹈也罢,甚至跆拳道,哪个不用心能学好?
这么小的年龄,心被分成了这么多部分,她怎么能够不浮躁呢?
我建议多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学习掌握一些生活自理的能力,简单的快乐,不用走什么心的。除此之外,让她把精力全放到学习上,这样才能保证她专心。
而你给孩子报了这么多的班,你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在分她的心,而你又要她专心,两者之间就是矛盾的。
既然你不希望孩子搞专业,仅仅只是欣赏跟兴趣,就是不上那些班,长大了也不会影响她的欣赏和兴趣。
别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因为别人报了班,你不报两个就心里不踏实。
这些所谓的兴趣班,我个人认为就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跟攀比心理。
一个屌丝家庭的孩子长大了,也注定只能靠自己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我不明白这种屌丝家长节衣缩食,花几万块买个大钢琴,又不打算让孩子搞专业,用1小时几百块钱的代价,从小花这么多钱给孩子培养这样一个贵族爱好,除了装逼之外,还能达到什么目的!
其实,每个孩子的起跑线都是不一样的!一是出生时间不同,差分差秒的;生下来有的三四斤,有的五六斤,有的七八斤;有的爱哭,有的不爱哭。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真确理解起跑线和兴趣班这两个词的概念!
我们先说说起跑线或者说孩子起跑线,我们不谈什么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终点这样的毒鸡汤。我们先想想孩子从什么时候算起跑线,刚上学的时候?还是刚懂事的时候?还是刚出生的时候?又或者还是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再往前想,当还没有孩子的时候,父母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和道德素养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是孩子的起跑线呢?如果再往前想父母的工作单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等,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止境了。这就看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到孩子的起跑线这个问题。你什么意识到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就是你孩子的起跑线。如果在你还在上学或者工作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你开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停地奋斗。为自己孩子创在更加优质的生活和教育环境。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还在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起跑了。难道这就意味着孩子出生在终点了吗?当然不是。人生的跑道是没有终点的。我们努力奋斗也不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坐享其成。一是为了孩子更加优质的生活和教育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有能力去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跟多有意思值得追求的东西。让孩子在面临人生重大的抉择时候不会因为经济能力的问题而窘困,无论是事业,情亲还是爱情。所以说你什么时候意识到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孩子起跑线就从什么时候开始。
接下来在说说兴趣班,兴趣班顾名思义是感兴趣才去上的,更加准确的说是孩子感兴趣才去上的兴趣班。可是现实中这两条似乎都没有满足,一是老师认为什么对孩子好什么将来有发展就让孩子去学什么,二是家长的意志,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但是没有机会学就把寄托放在孩子的身上。根本没有考虑孩子感受。当然家长们都是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盼。但是这样的兴趣班似乎变成了老师和家长的兴趣班。接下来说说我的愚见。首先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了解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再决定去给孩子报什么样的兴趣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觉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资质比较平常的孩子。不可能在小时有多么大的作为。真正的天才刚出生几天就能发现。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逼得孩子变得多么优秀。而是培养他真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受用一辈子的东西。
######
我觉得"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催生了"兴趣班",反过来,"兴趣班"也践行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有需求就有被需求。
"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提法一经媒体传播,就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大的上补习班,小的上早教班,特长班,甚至胎教也成了准妈妈的功课,起跑线被人为的越来越超前。原因很简单,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成为人中龙凤,出类拔萃,有个美好的前程,这无可厚非。所以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
反过来,家长们为了所谓的培优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气质、能力或技能,还是期望孩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都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需不需要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些领域确实感兴趣,可以鼓励支持,并要求他持之以恒,坚持下来了,可能是他们一生随身携带的财富。如果经过尝试,孩子确实没有那些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就算了吧,硬逼着学的效果不会好。
耕耘未必就有收获,半途而废的占多数。一是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对事物的关注度容易转移,今天喜欢的明天未必喜欢。二是因为年级越高课业负担越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继续学习了。时间久了,所学的也淡忘荒废了。
家长要帮孩子理顺兴趣爱好与文化课间的关系。把兴趣作为傍身之计的为数不多,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人生。
就说我吧,从小喜欢画画,没有老师教,就模仿连环画上的画,特别羡慕对着照片就能把人画的特别像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愿望也没实现。这也罢了,可上学时做作业或练习总会不自觉地随手画上几个小人儿,注意力不集中,结果书没读好,画也没画好。
所以我觉得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报一两个兴趣班,特别是艺术类,益智类的还是可行的,但是不要让其成为孩子的负担,有趣变无趣,起跑线画的再早也没有用了。
###我感觉对也错!
对就是现在教育大环境就是这样,当一个学生因为补课在起跑线上比你早一步,那后期通过家长的约束和学生自我学习肯定比其他人有更大的优势,这在学习上面非常明显,输在起跑线上往往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比较看重,对待学习也是一点没有马虎的,我现在班上就是这样,所谓的差生其实就是家长缺乏基本的要求,孩子退步了习惯不好不以为然还以为老师故意刁难他家孩子!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也会比较客气配合老师的一切工作!
错是比如我吧!我出生于农村,读书时候可能什么都不了解,读了大学才知道了很多东西,这样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比别人差了一大截,自然在后面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尴尬和可笑的事情,现在想起都感觉很可笑就是那种城里人说的一看就是农村看的土鳖!你得正视差距,你比别人的起跑线已经离很远了,那只有靠你自己了,阅读,修炼提升!
我是老师建议在这个社会还是信,你得认识比你强很多优秀很多的人都非常刻苦的学习工作,你如果还不努力难道一辈子做农民吗?
###兴趣班很好,可以学。
- 人一生的发展不一定都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会有好多好多的人过不去的。
- 如果孩子喜欢某一方面,可以让他在这方面发展也未尝不可。
- 音乐,美术,唱歌,跳舞行行都能出状元的。
- 不过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了。今天想学美术就让他学美术,明天想学音乐就让他学音乐,这样他就会见异思迁,培养不出毅力来。
- 家长也别跟风,看人家说音乐好,都学音乐,你就让孩子学音乐,这是不好的。
- 告诉孩子,无论哪一条路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奋斗。只要付出就有回报。
适当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可取的
开发孩子潜能,让孩子你够全面发展是非常好的选择。
如果是学前的孩子,可以多报几个兴趣班,试学一段后,看孩子对什么兴趣浓厚,就报长期班。
现在有些家长给孩子周末安排满满的,尤其中小学阶段,各科辅导班还有特长班,投资不少,效果不明显。
所以根据孩子自身素质,选择合适兴趣班,做长久机划,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