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斜杠青年」是怎么从小众文化变成大众流行? 斜杠青年的意义

斜杠青年的意义

斜杠青年的意义


第一次听说斜杠青年”这个概念,是在堵车一锅粥的早高峰的路上,听耳机里的付费课程里提到了,不仅列举了写《三体》的大刘是斜杠青年,还有《烈日灼心》的编剧。当时真的好生向往,觉得能把自己闲暇时间变现的同时又多一项兴趣特长,多么有意思啊!

斜杠青年的意义

后来不知怎么的,斜杠青年”这个词就火了。我身边有了一大群的斜杠们~

白天穿着西装上班的小哥哥,到了晚上是夜店舞池里最耀眼的仔,不是因为浪荡,而是兼职领舞。图书馆里儿童区卖绘本的小姐姐,朋友圈营销相当成功,卖水果、家乡土特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就连我嫂子,从职场到全职宝妈,也没闲着,建了个宝妈群,卖童装已经2年了。更不用说身边一群文艺骚年,在网上写小说卖版权实现了睡后收入”,还有一大波勤勤恳恳码字的自媒体斜杠青年......

原本做斜杠青年是一种选择,有了工作之后,在闲暇时间可以选择一种微创业”的方式,让时间更有价值也多了项赚钱的来源。但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这种选择的自由,被迫成为了斜杠青年。

兼职外快变成刚需,当代年轻人的压力可见一斑。曾看到有了新媒体达人,靠着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写文案,一年多收入10万,终于能还清了之前创业欠下的30万元债务。而身边的朋友呢,因为怕过节的时候少不了的份子钱,不得不在休息的时候想办法找活干,她说,每个月的工资,去掉房租水电生活费,真的不剩什么了,动辄1000的份子钱真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以前每到情人节,都是一半秀恩爱一般感伤,中间夹杂着几个坚强的微商。现在呢,管他什么节日,都是撩客户的好日子,少了很多的玻璃心,多了很多的创业风。其实也挺好的,形式主义终究被实际所取代。情人节收到一大捧玫瑰花是幸福感,收到新的订单那是兴奋感。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对我来说,客户打来的100元比老公发的520更能让我狼血沸腾,大概因为老公发的就感觉是自己给自己打钱吧~~~

事实上,斜杠青年和挣外快还是有点区别的。斜杠青年的选择自由还是在手里的,可以选择做喜欢做的,比如写书、跳舞之类,完全是基于兴趣,挣钱是次要的。当然,如果本职工作工资已经比较高了,斜杠真的只是生活的调味剂,让自己多一点不同的经历,如果是为钱所困的青年,斜杠就是刚需了,房贷压力、二胎压力,让你不得不斜杠,外快少了话,生活会更难。

其实,不管是基于兴趣爱好,还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斜杠已经成为了现代年轻人中的一股潮流。毕竟,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而蠢蠢欲动的心,与其在朝九晚五的工位上数着日子看年华老去,不如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挖掘自己的潜能。比起前几年的辞职创业,现在的斜杠模式显得安全多了。很多人斜杠是为了下一步的创业刷经验找机遇,如果条件不成熟,就当挣点外快,好在还有本职工作可以安身立命。

进可攻,退可守,斜杠青年的内心是强大而又能隐忍的。比起孤注一掷的辞职创业,斜杠青年在有限的自由度里探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这样的思路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其实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一个本职文案,兼职还是文案,热爱故事,喜欢绘本,偶尔也上绘本课的斜杠青年,在这里真心对每一个斜杠青年表示由衷的钦佩和祝福,因为做到兼顾真的不容易。

愿所有的斜杠青年,都早日财富自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