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一、正确理解聪明”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聪明”,是指人的智商高,智力好,记忆快,有时也用来指人心眼儿多,鬼机灵。
我认为,一个孩子是不是聪明”,不是家长说了就算数的,也不是老师说了就算数的。智商高,智力好,记忆快,心眼儿多,只是具备了学习好的生理条件,还不能说是聪明”。如果真要说这是聪明”的话,那也只能算做小聪明”。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懂得了应该做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怎样做好这件事的时候,才可以称得上聪明”。问题中所谓聪明而懒惰的孩子”不算聪明”。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说的这样的孩子。聪明吗?聪明怎么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啊?是小聪明。对这样的孩子不要夸,越夸越他越不聪明。这已经是被无数人的例子证明了的。一个智障者,当你夸他聪明”的时候,他笑得合不拢嘴。一个聪明人,你夸他他会很不自在。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见闻吧?没有什么方法比激发孩子驱动力更有效,就是让孩子拥有值得努力的梦想,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筑梦。
我家大宝也是从小被夸聪明,实际上却懒。四五年级看玄幻小说熬夜玩旧手机。但是他这个暑假居然能按照计划去复习,还能体贴父母带妹妹们。
我来分享一下方法:
1、不要夸孩子聪明,
不要夸孩子聪明,
不要夸孩子聪明!
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更不愿意尝试困难,因为困难——挫折——显得不聪明——挑着容易做的事情做。
要夸孩子努力夸孩子练习多,才是重点。比如:宝贝你这学期成绩不错,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学期你比以前更加努力了,特别是数学做题做多了。
我家大宝六年级就是按照我的方法添加了一本数学基础题,结果期末考试就拿了满分(附加题也满分)
2、理解、理解、再理解!
回想一下我们被理解的时候是不是很感动?孩子也是一样的,被理解了的孩子更愿意和我们敞开心胸来聊天,更容易采纳我们的意见。
那么,怎么理解孩子呢?有两个小建议:
(1)多看育儿书籍和资料,了解儿童心理。
(2)回想我们的孩童时期,通过回忆去推断孩子的想法。
(3)接纳和包容。
孩子的大脑在25岁以前是不成熟的,有些做法或许我们不能理解,这时候不妨停下来,放下成见。试着去接纳孩子。接纳他,他感觉到被接纳了,才会和你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3、从小就要帮助孩子设定目标,树立理想。
目标的动力我就不说了,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人生设计在童年》
家长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懒!”
老师说:你的孩子挺聪明,只是太懒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什么是聪明?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知识多就是聪明,孩子似乎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像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聪明懒惰的孩子,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明明学习对他们来说甚是轻松,偏偏因为自己的惰性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对于这样的孩子怎么进行教育呢?聪明而懒惰的孩子怎么教育?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1. 改变思维,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没有可以凭聪明”横行一世的孩子。现在的聪明也许仅仅只说明智商比同龄的孩子稍高一点。但如果不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和提升,很快就如逆水行舟,被别人反超。
我姑且猜测,可能就是父母因为对孩子的聪明”沾沾自喜,从而在以前的家庭教育中迷失了方向,导致了孩子今天懒惰”的结果。
聪明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别人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事,聪明的孩子也许只需付出一倍的努力就可以。但是聪明而懒惰是愚蠢的,因为明明只需付出一倍的努力就可获得别人需付出十倍努力才能获的成功,而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孩子却连这一倍的努力都不肯付出,不是愚蠢是什么?
题主问说的,是绝大部分家长习惯性对孩子的评价思维。
类似于这样的评价经常能够听到。比如,老师说,你们家孩子特别的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再比如,邻里四舍的人都说:这孩子脑瓜子一个顶俩,就是懒得要命!”
我对我的孩子也经常有这样的评价,但我的评价后面还有一句,不勤奋,不努力,再聪明,智商再高都等于零。聪明的人不努力,就是最大的愚笨。”
我就献丑写两首劝学打油诗:
劝学(一)
少小不知勤学早,
老大方悔读书少!
遥想周公还年少,
崛起中华志向高!
劝学(二)
昔日同学常抱怨,
悔不当初恨从前。
生活逼迫百般难,
无奈只好去搬砖!
而今学生正当年,
不思学习好贪玩。
为何非要代代传,
非到明天恨今天?
(打油诗写得不好,我只是抛砖引玉。还是希望对您能够有一点帮助吧。)
###对于聪明而懒惰的孩子,一定要依据孩子特点的进行教育,就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聪明的孩子思维灵敏,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也比较独立。但孩子一旦养懒惰的习惯,就不愿意去克服学习中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凡事依赖父母,形成拖沓散漫的坏习惯。
一、教育好孩子的首要条件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
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爱学习,如果努力一点成绩一定很好。”这句话说的就是聪明而懒惰的孩子。确实,对于很多差生来说,差的原因主要是懒,如果能够勤奋一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绩是可以很快提升上来的。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 让孩子认清聪明是自己的优势,好好利用更容易取得成功。家长要教育孩子,相对于很多资质平平的孩子而言,聪明是一种优势,若能充分利用就能更容易取得成功。例如我就经常跟我儿子说:很多孩子一直很努力都学不好,但是你只要每天学一个小时就能保持中上水平,说明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再认真学多一个小时,一定能进入班级前五名。”儿子听我说得这么肯定,在学习上认真了很多,成绩也在班中保持前列。
第二, 告诉孩子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须要勤奋,哪怕是神童,离开勤奋也将一事无成。多给孩子讲讲牛顿、爱因斯坦等名人故事。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直到现在仍然每天工作16个小时。
第三, 督促孩子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既然孩子已经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去改变。刚开始,家长可以给孩子设定半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让孩子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如记一个单元的单词,读熟一篇课文,做完几道练习题等等,设定一个孩子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家长在旁边看书陪同。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检查一下学习效果。孩子能轻松做到以后再把时间设为一个小时,慢慢递增至两小时。
事实上,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懒惰,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在学习当中找不到成就感和快乐,所以才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提升成绩。当孩子成绩提高了,自信心有了,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不用家长督促也能自觉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