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
芬兰一则公益片《孤儿院》中,描述了这样4对父母:
NO.1
第一对
爸爸看书,妈妈收拾屋子,
偶尔四目相对,眼里都充满了爱意。
NO.2
第二对
坐在一张桌子上用餐,
偶尔互相夹菜,彼此有说有笑。
NO.3
第三对
站在樱花树下约会,
旁边放着一个婴儿车,一家人其乐融融。
NO.4
第四对
两人激烈地争吵,
房间凌乱不堪,生活一地鸡毛。
孩子们看到前三对父母时,笑容充满愉悦,眼神闪烁光芒。而等到第四对父母出场,他们的眼神则立马黯淡下来,整个人都被忐忑和不安包围。
虽然片子只有短短几分钟,
很多人看完都沉默了。
有句话说,好的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一下:如果一间屋子里,脏衣服在柜子中缠成一团,床上的被子乱七八糟,到处都是没扔掉的垃圾,连窗户上都积着一层灰……当你身处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很明显不可能是愉快。
成年人尚且如此,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难道不会受到更深的影响吗?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你一味地乱丢东西、从不收拾,那么孩子只会做得比你更过分。
人是一种需要秩序感的生物,整天在凌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良久,会变得暴躁焦虑和易怒。而在多年以后,他自己的房间会弄得一团糟,工作上也称心不到哪儿去。
你的房间,就是孩子的未来
哈佛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房间如果长时间不打扫,便会布满灰尘,杂乱无章,连蜘蛛也会织网安家,到最后连门都不想踏进一步;
但如果一家人投入时间,花费精力经常清理,房间整洁而明亮,住在里面的人也会舒适而安心。
如果从小培养孩子自己收拾房间的习惯,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的生活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主动做事,作业不再马虎、敷衍,做任何事都会有始有终,孩子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所以,当你发觉生活不知何时开始变得一团糟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吧。
杂乱无章的事物会让我们心神不宁,学会定期大扫除,才能告别凌乱的房间,唤醒对新生活的向往。
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正是培养他(她)动手能力的关键期,不要沉浸在焦虑中,去做手头能做的事情。比如早晨起床主动把被子叠放整齐,学习如何折叠衣服,并根据季节或服装样式分门别类做一次整理。全家每月一次的大扫除,该扔的扔,能捐的捐,清理杂物,让房间焕然一新,心情也能豁然开朗。
全屋定制为您的收纳之旅助力。有一个强大的收纳空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孩子而言,习惯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
这个时候带上孩子一起,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把被子叠整齐,把地上散落的玩具各就各位。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这一路悠长,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烟火气十足,才对得起这一生岁月。对孩子来说,把凌乱的房间收拾干净,也是生活的乐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