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扒皮醒思录(二百零七)

1. 人这一生就是找路、行路;

被爱,就不消耗,就有更多时间找路;

专注,就不犹豫,就有更多时间体悟;

仅此而已!

世间所谓的苦,不过是;

因不被爱而抱怨索求、循环往复!

因不专注而挣扎撕扯、分心虚度!

无他!

愿我们都能爱人爱己、置心一处!

则未来岁月,万事大吉!

2. 人的内驱力是个闭环发生器;

以渴望为入口,以付出为行程;

以认同为回流,以认知为产物;

经历了这四个步骤,内驱力就壮大一级;

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好前两项;

但是不能认同回流,更不能提升认知;

于是内驱力成了被动的负担感;

这也是我们强调要做好”而非做完”的原因;

做好,则走进认同;做完,是走进逃避。

3. 其实,家长嫌弃孩子学习不好”和孩子嫌弃家长无能”是一个理;

都是在怪别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没做好;

只是,家长可以宽容自己的固势局限和无能为力,于是判定孩子为爱慕虚荣”;

却不能理解孩子的固势局限和无能为力,于是判定孩子为不思进取”;

4. 只要有方向的东西,就有对错;

爱亦然!

爱是个可以修习的能力;

因人修习的多少而有不同等级;

不修习,随意去爱;

会让被爱者舒服的变坏,就是溺爱;

修心不修行为,硬扭着被爱者去变好;

结果半好半坏,是以爱之名独裁;

修心修行,用心用方法去爱;

会让被爱者舒服的变好,是真爱;

5. 否定激将法”在什么时候好用?

当人具备能量缺念头的时候好用;

人没能量时,激将法只会让人更绝望!

引导鼓励法”在什么时候好用?

在任何时候都好用!

因为鼓励法既给人希望的念头,又给人能量。

6. 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情况只有两种:

一种是努力过少无法达到大众标准,于是放弃标准,随心所欲,就是俗话说的不要脸”;

一种是努力很多超越了大众标准后有了自己的更高标准,就是人们说的做自己”;

事实上,努力多的人少,但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人多,大多都是打着做自己”的旗号不要脸”。

7. 得到”并不是生命的意义;

成长”才是;

只有因付出而收获、因专注而喜悦”人才会成长;

没有体验到付出,连骄傲的感觉都不纯粹;

没有体验到专注,连快乐都弥漫着负担感;

然而,仅仅靠偶然,人是很难稳定体验到因付出而收获、因专注而喜悦”的过程的;

谁能引导和创建,谁就是孩子的贵人出现!

8. 化解和远离烦恼;

安住和宁静内心;

专注而勤奋做事;

喜悦而自悟自省;

---这是最通用的智慧步骤;

不管哪门哪派、东方西方,最后都是如此;

对照着步骤改变自己,就自然会进步;

如果人执意在激活烦恼、在催生心乱、在破坏专注、在躁动莽行,那学什么智慧都无用。

9. 遇到一件事;

人首先会有自己立场的感受;

换了角度后会有对对方感受的共情;

当自己的感受大于对对方的共情时;

人会提要求、施压力,这是自私;

当对对方的共情大于自己的感受时,人会给予对方需要的陪伴和帮助,这是爱;

其实爱的本质是:角度上的感同身受和感受上的舍己为人。

不能舍弃自己感受的人所说的一切爱,都是爱自己

10. 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了对的重复;

而什么决定了人是否有对的重复呢?

好的团队和对的规则;

对孩子而言;

团队即是父母;

规则即是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所以说:

为人父母无小事,一言一行皆种田;

明理诚信得硕果,随心所欲得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