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某购物中心,奶奶带着1岁多女童在一楼大厅玩耍。一陌生男子路过时,一脚踹向孩子,孩子仰面摔倒。
奶奶见状上前与男子理论,结果遭男子威胁。事后,家属报警并发布视频网上追凶。
垃圾人喜欢伤害他人
也许该男子只是一时兴起;也许该男子当时心情不好,但用伤害他人来满足自己,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感到气愤。
而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
河南某麻辣烫店,一名孕妇和丈夫吵架,心情不好,她嫌邻桌小孩拍桌子太吵,端起一碗麻辣烫,泼到了这个不到1岁的孩子身上,然后甩门而去。
无法控制情绪的可怕下场
无缘无故踹人、心情不好伤害别人、身为孕妇,依然恶毒地伤害别的孩子......
总有一些人喜欢选择伤害他人来发泄自己的不痛快,毫不顾忌后果!而这样的人就是垃圾人!
垃圾人的世界毫无道理可言!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波莱在《垃圾车法则》一书中写到:有些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懊恼、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方倾倒。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垃圾一股脑儿倾倒在你身上。我们称这类人为垃圾人。
垃圾人浑身上下充满了负能量,身体里装满了负面垃圾,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很弱,一点点小事都会斤斤计较,一点点小争执就会引燃他们的愤怒。
垃圾人的心中,充满了沮丧、愤怒、嫉妒、仇恨。他们总是感到不满足、不停地抱怨,他们无法忍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凡事斤斤计较,瑕疵必报。
将自己的情绪垃圾发泄在别人身上
他们没有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一切都凭自己的心情来,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将自己的情绪垃圾发泄在别人身上。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人和禽兽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其中的高赞回答是,禽兽作恶没有借口,而人要是作恶,总是能找到千奇百怪的理由和借口。
是的,垃圾人拥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所有的错都是别人造成的,所有的不幸都是别人带来的,而自己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圣人。
你是否还记得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乘客刘某只因坐过站,被司机拒绝停车后,与司机争吵,并对司机大打出手,司机在干扰下急打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1人的过错,14条人命。
1人的过错,14条人命
一女子在丽江烧烤店吃晚饭时,邻桌一群男人嘲笑地模仿她口音,女子忍不住质问:学我说话干什么,有意思吗?”于是惹来了男人们的围殴,惨遭毁容。
垃圾人就是道理,就是天,就是一切
对于垃圾人而言,他就是道理,就是天,就是一切。在他的世界观中,他可以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他的愤怒如暴风骤雨,瞬间摧毁一切。
你用嘴巴讲理,他用拳头玩命。
你用理智做人,他只靠情绪生存。
孩子,请你远离垃圾人2013年,李女士带着坐在婴儿车内的2岁10个月女儿在北京某公交车站候车。恰巧遇到酒后想在站台附近停车的韩磊与李明等人,韩磊认为李女士及其婴儿车阻挡了停车路线,下车与李某交涉、并发生了争执。
韩磊将李女士打倒在地后,绕至婴儿车正面,将2岁的孩子从婴儿车内抓起、举过头顶猛摔在地,经抢救女童无效死亡。
咱们干吗要去招惹一条疯狗呢?
听过一个寓言故事,老虎看见一条疯狗,赶紧躲开了。小老虎说:爸爸,你敢和狮子拼斗,与猎豹争雄,却躲避一条疯狗,多丢人啊!”
老虎问:孩子,打败一条疯狗光荣吗?” 小老虎摇摇头。
让疯狗咬一口倒霉不?” 小老虎点点头。
既然如此,咱们干吗要去招惹一条疯狗呢?”
如果李女士及时给韩磊等人让开位置,如果李女士不因一时置气与对方争吵,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然而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如果!
《欢乐颂》里,有一句至理名言: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告诉孩子,不要逞一时之快,和浑身戾气的垃圾人讲道理。在他们的世界里,毫无道理可言,就像老虎说的咱们干吗要去招惹一条疯狗呢?”
尼采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惹不起躲得起”,不是怂,而是避其锋芒的睿智。垃圾人拥有你无法想象的极端和暴戾。永远不要高估他们的人性,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安危和垃圾人硬碰硬。
告诉孩子,远离垃圾人,不要与垃圾人一般见识,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比讲道理、争长短重要的多!
孩子,请不要成为垃圾人叔本华说,不要对别人抱有太大希望,无论是道德上还说行为上。所以即使发现自己生活在垃圾堆里,每天与苍蝇为伍,也要像向日葵一样面向阳光!毕竟不能指望垃圾自己清扫垃圾,何必给自己添堵……
我们要告诉孩子不但要远离垃圾人,还要避免自己成为垃圾人,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情绪管理。即认识和驾驭自我情绪、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即让感性等待理性的能力。
1、建立温馨稳定的家庭氛围
心理专家称,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父母的情绪处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不知不觉会在家庭里形成一个文化氛围,子女会潜移默化地深受影响,以至于在成年后带有父母情绪行为的所有印记,甚至会复制父母的种种幸福或不幸的故事”,这就叫做心理文化遗传。
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丈夫,爱护妻子,建立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
当一个家庭充满爱,充满尊重,充满正能量,那么培养出的孩子内心才会是充满阳光的。这样的孩子才会拥有十足的安全感,平和的情绪,强大的内心和远大的格局。
在爱与温暖里长大的孩子,才会拥有良好好的心态,遇事处变不惊、豁达乐观,懂得尺度和退让。
建立温馨稳定的家庭氛围
2、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感受,做情绪的主人。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情绪产生排斥和失望,但是我们必须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即使它是负面的,承认它,关注它,体会它。
学会从负面情绪中理清自己的问题,积极地寻找过解决方式。而不是否定,压抑,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中。
只有学会理解,才能学会接纳!只有学会接纳,人才会进一步地去思考,去成长
才能学会控制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做情绪的主人
3、学会使用合理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垃圾
选择使用正确的发泄渠道,释放自己的情绪垃圾,比如运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摩根的试验表明,每周进行3次20-30分钟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后,人们的抑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英国研究者试验结果发现,一般患者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体育活动,抑郁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可以支配的心理和行为的肽类。其中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可以使人产生愉悦。带领孩子爱上运动,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
告诉孩子,情绪和脾气都是可控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去改变的。
不要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自己自己或者伤害他人,学会深呼吸,学会冷静,学会用运动、跳舞、画画、倾诉等方式来平复自己的激动情绪。
日积月累的训练下,让孩子慢慢地找到控制情绪和释放情绪的方法和渠道。
使用合理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垃圾
4、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达到共情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所以人与人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都希望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自己,服从自己。当我们无法达到互相的认同时,就出现了矛盾和争执。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共情,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
一个好的共情应该学会做到以下几点
1、认清对方的情绪和需求;
2、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表明自己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
4、给双方留有一个调整的空间。
只有达到共情,你才能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把握好情绪管理的尺度,才能用最合适的方法与他人共处。
学会共情
5、学会不要被别人的情绪牵着走,提高自控力
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的思维和平和的心态,用积极情绪替代负面情绪,告诉自己停止产生负面情绪,想愉悦的,开心的事情。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振奋情绪,比如唱歌,运动,跳舞等等。
身处顺境时,要学会尽情享受生活。身处逆境时,要保持乐观平和。
不气馁,不自怨自艾,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坚信自己可以勇往直前、度过难关。
拥有情绪自控力
《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的作者布雷泽尔顿教授说
愤怒无需预防,只需要避免破坏性的表达。需要学会接受这些情绪不能被付诸行动。在经历这些情绪的时候,不要伤害他人和自己。”
让孩子掌握处事的尺度,拥有远离垃圾人的睿智和警惕,
让孩子学会情绪控制,避免成为胡乱发泄的垃圾人。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