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育孩子的三种见效方式,你用了哪一种?

第一种,以即时效果为中心。

比如:父母以打骂、威胁等方式让孩子立即改变当前的行为。

这种方式下,父母看到的是眼前的效果,并没有考虑到后面如何,或想当然地认为会一劳永逸。

事实上,这种见效最快的方式,失效也最快。孩子虽然眼前如父母所愿了,但一转眼,父母情绪变好了,孩子又恢复如初。因此,父母不得不每次都要依靠打骂来迫使孩子就范。

但父母如果不在身边,孩子依然会偷偷摸摸地做自己想做而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或者,他的一切行为只是为了逃避眼前惩罚,会因此表现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模式。

有些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就是打了以后,他才彻底改掉了某种错误行为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不再犯,有可能仅仅是在父母面前伪装的。另外,就算有的孩子真的过后再也不犯了,也是因为他自己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愿意改掉的,而不是打骂的结果。

其实,约束孩子行为的主体应该是规则,而不是父母。但打骂这种方式,就会让孩子把父母的脸色看成行动的风向标,学会了看父母脸色行事的方式,而不是按照规则来执行。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孩子对打骂的免疫力”也会越来越强,到时父母就再也没有办法镇住”孩子了。

而另一些孩子则因为父母的打骂,产生了低自尊和低自我价值感,长大后难以适应社会或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第二种,以阶段性的持续效果为中心。

父母会以一个时段的效果为目的,坚持并直到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比如监督孩子做作业、逼迫孩子练琴等,或持续性地说服”孩子坚持做某事。很多父母觉得这样就是为了孩子好,对自己负责。其实,这是为了父母自己好。

因为,他们把孩子的事变成了自己的事。比如,一些父母会说,如果我不监督孩子做作业,老师会来找我的。你看,这是他们为了不让老师找自己麻烦而不得不做的。

而他们的这种目的,孩子也会很敏感地察觉出来,于是,常常是孩子不急,父母急得要命。

这种方式下,孩子常常会觉得学习或练琴是为了父母,自己没有内在的动力,所以常常采用敷衍应付的方式,虽然完成了作业,却产生了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其他问题。

他们还会因此学得很累,而父母会更累。所以,常常导致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过程中鸡飞狗跳,情绪失控的场景。

这种体验,不仅让父母痛苦,孩子更痛苦,他们很可能会因此害怕学习,讨厌学习,从此走上一条坎坷的成长之路。

虽然有些孩子在父母的坚持下,实现了父母的期望,但更多的孩子会因为过程痛苦而选择放弃。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这样的坚持都很难长期持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上了大学后,再也不学习了,或工作后再也不碰书本了。

同时,也因为长期依赖于父母的逼迫和控制,让孩子失去了自我。一旦没有了外力,他们也会失去了人生方向和成长动力,变得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坚持下来,并成功了,最后还喜欢上了学习或练琴。

其实,那并非全是逼的功劳,更重要的是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父母的坚持,成为了孩子坚持的最好示范;二是他们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和乐趣,让自己喜欢上了这个过程。

但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难长期坚持,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都半途而废了。

第三种,以长远效果为中心。

这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着用心的了解,不仅仅是了解孩子的表面行为和性格喜好,更多的是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和个性成长特征。

他们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自家孩子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以激发孩子自我效能感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

他们会抓大放小,保持教育中的一贯性和灵活性。

一贯性,是指尊重成长规律,以孩子成长为中心,这就是抓大处;灵活性,是指在安全和原则范围内,尊重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最大的探索自由,这就是放小。

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宽松的成长氛围,让孩子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质,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那条路。

这种宽松并不是放纵孩子不管,而是给孩子有边界的自由。他们会让孩子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和错误的,对于这些不允许的行为,他们能够坚定地、保持一贯性地制止。而在边界允许范围内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做他自己。

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这个教育者就是孩子。可惜我们很多大人在这个过程中,把主体置换了,让自己变成了主体,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发展。这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孩子成长问题。比如,前两种方式是以父母为主导,孩子就很难突破父母的局限性。

第三种是以孩子本身为主导,让孩子学会做自己。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的内心和行动是和谐统一的,他们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他们的生命力因此被唤醒和激活,产生无限的能量。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是富有创造力的,他们常常会突破父母的格局,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天空。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今日推荐文章:

时代变了,以前可能成功的棍棒教育”,现在更可能毁了下一代

生命力被唤醒的孩子,未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

如果你总是为孩子的表现不如意而焦虑,这就是你的解药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精选好文:

这是素质教育观察为大家整理的一份阅读清单,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