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女儿老想着“我要考第一”,怎能集中注意力,争强好胜真的好吗?

Hello大家好,欢迎关注笑看世界育儿说,我们专注儿童心理与营养健康领域。如果你在育儿的过程中有疑问的话,可以随时来探讨。我会每天分享身边的一些育儿知识,给宝妈一些帮助,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转发加关注。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学校中,很多孩子都争强好胜。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有些小学生就会积极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有些孩子在学习上争第一,有些孩子在开展活动和竞争干部上显示自己的才华……可是,如此的争强好胜真的就正确吗?

女儿老想着我要考第一”,怎能集中注意力,争强好胜真的好吗?

小莲的自尊心很强,从小就要让自己考第一”。虽然她的智力平平,可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都是班级的第一名。每次说到这个,小莲都是满脸的自豪。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我爱校园”的系列比赛活动,有征文、绘画、演讲等比赛项目。小莲放学回家后,每天都要对着镜子背稿子,准备参加演讲比赛。

小莲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她的朗诵、演讲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天放学回家后,小莲噘着小嘴,满脸不开心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请小颖参加演讲比赛,而不请我。”

小颖的朗诵、演讲水平比你高。上次家长开放日,我们可都见识过。”爸爸说。

小莲不满地说:可她演讲的内容是我获奖的文章呀!”

爸爸问:那有什么关系。”

有本事自己写稿子,这是不公平的。”小莲愤愤地说。

爸爸说:我觉得你们老师真了不起,她发现了你的写作优势、小颖的朗诵演讲优势,如果比赛中得了奖,你就是最佳编剧奖,小颖就是最佳演员奖。”

爸爸,编剧好,还是演员好?”

都好,只是承担的任务不一样。编剧在幕后创作,他的作品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演员要通过编剧的作品来展示自己高超的表演才能,谁也离不开谁,但我认为你更适合当编剧。”小莲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不可否认,在我们身边类似小莲的孩子有很多。这些孩子好胜心强,什么都想做,都想得第一,看到别人优于自己,就会心生不满。可是要知道,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改进自己的劣势,才能把事情做好。

一般地说,孩子好胜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因为任何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都不甘做一名弱者,他们往往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勇于拼搏。可是,好胜心除了积极的一面外,也有其潜在的消极作用。

有些好胜者求胜心切,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好斗逞强,不择手段,有的人甚至会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而且,一旦存在这样的心理,在做事情的时候,当事人就不能专心,这种心理会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形成干扰,这样的话,如何能集中注意力?如何能顺利完成任务?

女儿老想着我要考第一”,怎能集中注意力,争强好胜真的好吗?

做父母的,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掉这种不良心理。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下面的这些方法:

1.多和孩子沟通。

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克服掉争第一”的不良心理,帮孩子克服掉精神上的压力,首先就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家长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

在空余时,家长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如果孩子一心想争第一”,就可以告诉他:任何一个人都想争第一,可是第一名只有一个,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第一名固然好,可是过程更重要;如果得了第一名,也不要骄傲,不能翘尾巴;如果名次不理想,也不要气馁,要积极奋起,努力直追。

2.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没有得到第一名而心生恐惧,担心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从而感到不知所措,做起事情来就会不安心。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孩子:没有得到第一名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只要努力了就可以了。

为了让孩子尽早从恐惧的情境中解脱出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电影、散散步、旅旅游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获得一种轻松的感受,争第一”的念头也会渐渐消失。

女儿老想着我要考第一”,怎能集中注意力,争强好胜真的好吗?

3.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

父母小时候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

如果孩子得了第一名”,就可以告诉他自己小时候得了奖是如何做的;如果孩子没有得第一名”,也要和他说说自己是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的……父母告诉子女自己是怎样应付得意和失意的,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样孩子就不会钻牛角尖了。

4.培养孩子的自尊。

自尊心,每个小学生都有,只不过有的孩子强烈,有的孩子稍微弱一些罢了。如果孩子非常在意考试的名次、比赛的名次,就应该将孩子的自尊心引导出来。

事实证明,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增强他们抗拒各种压力的能力,比如:家长让孩子发表一些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后就会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就会减少给自己的压力,当他们没有得到第一名”的时候也就能轻松应对了。

5.关心孩子的成长。

当孩子没有得到第一名的时候,为了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疏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

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关心孩子的所想所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能够及早发现并且恰当地加以引导,孩子是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的。

女儿老想着我要考第一”,怎能集中注意力,争强好胜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