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朋友徐冉的丈夫经常出差,妈妈心疼她带孩子辛苦,于是跨越大半个中国从遥远的广东来人生地不熟的山东帮她带孩子,让她回到工作中去。

起初儿子还没有断奶,她每天下班要立马回家给孩子喂奶,也让自己的妈妈休息休息。后来,孩子断奶了为了方便,姥姥就带去南方抚养了,一方面她可以加班工作提高收入,另一方面也有足够时间休息。

她希望趁年轻两口子多赚点钱,未来让孩子读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大一点能读最好的小学、中学,总之徐冉想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诺贝尔奖得主赫克曼说,孩子早期教育不需要投入很多钱,最昂贵一流的幼儿园,远不如父母亲力亲为的教育!”其实在孩子低龄阶段,父母的陪伴远远比更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前段时间看到一张数据图非常震惊,调查显示:在中国约有70%的父母没时间陪伴孩子,而能做到陪伴的竟只有30%……这么多孩子幼年期没有父母陪伴,势必会带来不良影响。

1

《妈妈是超人》里的杨子说,黄圣依在安迪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跟孩子分开,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们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希望这些物质生活能减少父母不在身边的影响。

安迪有独立的玩具,独立的游戏室,独立的幼儿园,目之所及都是他的,这也让他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成了高配版的留守儿童”,但他一点儿也不快乐。

安迪在幼升小的入学考试中,当老师提问说:在家里或是幼儿园里,有什么事最让你开心?”他想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这一幕让人心酸,在门外的妈妈黄圣依也非常难过。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其实安迪内心是想要父母陪伴的,而长期和父母的陪伴缺失,让他跟父母有距离感,客气多一点,亲昵少一些,他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一直用拒绝的方式和妈妈黄圣依相处,实际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这看上去特别让人心疼。

郑立峰老师的新书《家庭系统排列》中写道:0-7岁期间,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有一段显著的分离时间,那么孩子就有所谓的亲子中断”创伤。

在安迪成长的最初阶段,父母的陪伴缺失让他内心受到创伤,这道疤痕看不到摸不到,但确确实实存在。很多人觉得给孩子足够的物质生活能够填补伤痕,其实这种创伤是无法在其他时间阶段用其他方法疗愈的。

就像雷佳音在《我的前半生》剧中扮演的爸爸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被同学们疏离,因为别的小朋友会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看电影、逛街、聊天等等,而自己的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他。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看,孩子已经因为父母的陪伴少明显不开心了,也少了朋友了。所以,不要再用孩子还小,谁陪都一样”的话来搪塞了。《穷爸爸,富爸爸》里不是有句话是: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前段时间,可爱的女孩儿章子欣被一对夫妻模样的男女借到”上海当花童,最终被杀害的事实跟她小时候父母陪伴缺失不无关系。

她的父母要打工,几个月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亲很少回来看她,这造成了她爱的缺失。有网有披露,子欣特别热心,很乐于帮助别人。

所以,当这对夫妻”住在附近经常来爷爷摊位买水果熟识后关心她时,她就倍感亲切,与之相处如亲人一般,这也是后来爷爷奶奶最终同意让陌生人带走她的原因之一。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只是意外,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孩子的童年就一次,不能到出现问题了,才去陪伴他,那时候已经太晚了。

芒果台的《少年说》里,二年级的女孩欧阳霜榕、1709班的叶欣雨、初二女生徐雅雯等等,好多孩子都呼吁父母多一点陪伴。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不要等到时光一去不复返,他们真的不需要的时候才意识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花点时间陪伴孩子,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2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时间啊,忙于工作啊,需要加班赚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可是再忙能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忙吗?

奥巴马可以说是个女儿奴,他非常注重女儿们的教育,当然陪伴不可少。不管多忙,他都会合理安排好时间,陪女儿一起吃晚餐。

当大女儿考上哈佛大学,他亲自送女儿去学校看着她走进宿舍,虽然是全世界最忙的爸爸,却从来不缺席孩子的成长。他说,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他从小到大一路陪伴着女儿,让她平静地度过了叛逆期,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美国总统选战中,也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父母的陪伴让孩子有安全感,也为学习奠定了基础。有位早教老师说,没有任何一份工作能把人24个小时都赔进去,只有重视与不重视。如果你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会议,再忙都能抽出时间来。”

別人家不光有优秀到无人替代的別人家的孩子,還有不缺陪伴孩子的別人家的父母。

饰演1996版《新上海滩》中许文强的演员陈锦鸿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2岁儿子被检查患有自闭症并被评估为中度智障,他原本想把孩子交给最好的医院治疗最好,可是终无起色。

他无意中发现对待自闭孩子需要更多耐心和陪伴,于是选择了放弃名利,专心陪伴儿子。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儿子小桦病情有个很大的好转,基本能赶上普通人了。

当小桦读小学时,陈锦鸿夫妇送他到了普通学校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并专门请了老师辅导他的情绪,他不但开心快乐,而且成绩优秀,时常成为年级第一。

自闭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正常的孩子有父母更多陪伴,建立起亲密感和幸福感,一定会更好的。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因《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的孙俪娘娘在生娃之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带娃上,作品相对减少却部部经典,宝贝们都听话懂事、身心健康,真正做到了事业家庭双丰收。

张柏芝在《妈妈咪呀》中说道,虽然一个人带娃,但是不管多忙多累,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两个孩子虽然生活在单亲家庭里边,却充满安全感,这跟妈妈的陪伴很有关系。

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能被替代,唯有父母这个角色不行。你付出得多,会成倍地得到回报。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3

2018年中国网发布对10576个0-3岁宝宝的家长的《中国宝宝陪伴质量调研报告》中显示,超五成的父母缺少对宝宝的陪伴,妈妈是妥妥的陪伴担当,失陪爸爸”现象尤为凸显。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当家长在工作,孩子主动寻求陪伴时,75.2%的家长会完成工作再陪伴,仅有23.8%的家长会放下工作陪孩子。收入越高的家长,更有可能放下工作陪孩子。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有多少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心理学家芘亚珀曾指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种幸福感:'初级幸福感'和'次级幸福感'。初级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完全确定父母对自己的爱,坚信父母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

这种幸福感需要父母在三岁前多陪伴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当这种感觉确立起来,即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他们也能够顺利走向独立。

不要再空口告诉孩子,我有多爱你;也不要对于他们说,为了你才去加班赚钱。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