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回家你给我等着!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你怎么这么笨,才考了这么多分,天天都干什么了?”

怎么这么粗心,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以后能干什么?”

作业写完了没?怎么这么慢,都写多久了?”

当孩子做的事情,家长不满意时,这些话便脱口而出。这些话语像是一把把刀,扎在孩子的心上。让孩子觉得自己似乎怎么做都做不好,不被认可,不被爱。记得有一次听讲座,主讲人问到一对母子,你知道孩子最讨厌的是你说的哪句话?”,孩子说:最不喜欢,回家就惩罚你!”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夸奖,得到认可呀!当孩子考试没有考好的时候,家长一句安慰的话,安抚一下孩子,比说教要更加入耳。当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家长的一句鼓励,让孩子能够有更多的动力去努力。赏识教育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不等于一味赞扬

很多父母很清楚赏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父母对赏识存在错误解读。不少父母觉得赏识就是要夸孩子,一味进行赞扬,但事实并非如此。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付出与努力,去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总是对孩子说你最棒”、你最好”……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家长或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进行肯定、认可的激励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棍棒教育”,也不是一味对着孩子的短处说教,而是发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信,是更有人情味”的温情教育。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这和南风效应”有着相同的效果,都是多一些人情味”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降低孩子的自卑感,增加自信心,还能够让孩子学会自尊自爱,让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开发。

在很多的父母心中,教育孩子就是要严厉、训斥、不行就打,总是要摆出做父母的架子,让孩子乖乖听自己的话。就算是孩子有优点,还要让孩子学会谦虚,别骄傲,努力变得更好。《小欢喜》中英子考了第二名,她妈妈宋倩说: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是考第二名仿佛就是犯了大错,一句话否定了所有的努力,明明很努力,却总是得不到认可。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而赏识教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法,而是让孩子在鼓励中得到更多的自信,进而成就自我。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学校当代课老师。这个学校的学生都被称为问题学生,不论是校长还是老师,都使用暴力的手段来体罚学生。马修刚到这里时,总是会被学生们捉弄,但是他并没有使用暴力,而是去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马修老师利用赏识教育,让孩子开始发挥自己的特点,不再是所谓的问题少年。后来,这些孩子都成为了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正因为马修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认可与赞许,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够让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成为人才,由此可见赏识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赏识,孩子更是如此。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二、现代父母对于赏识教育”,容易陷入的误区

说起赏识教育”,现代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要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都在开始尝试。但是有些家长并不完全理解赏识是如何进行的,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就是夸孩子呗,没有什么难度。其实,盲目的赏识反而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1、盲目夸奖,让孩子不信任

在不少父母的印象中,赏识就是对孩子说你真棒”,但其实很片面。在孩子小的时候,学会了做什么,父母说你真棒”,孩子会更有自信,觉得自己很赞。伴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当孩子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时,在与周围的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父母夸奖很不走心,进而对父母的表扬不再信任。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除了不信任之外,孩子可能还会在内心觉得自己不是父母说的那样好,会开始进行自我怀疑,降低对于自我的认可度,变得自卑起来,在以后也很难自信地接受别人的认可与肯定。而部分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经常夸奖自己,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把那些对于自己的否定都充耳不闻,最终变得自大、自负,不能认清自己。比如追喂孩子吃饭,追上孩子之后,孩子吃了,还夸孩子棒,这无疑是间接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2、攀比夸奖,误导孩子

你比他们做的都要好。”、你比邻居小孩画的好多了。”,这样的话看上去是赏识孩子,实际上是让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会让孩子觉得比别人好,就会得到夸赞,父母就会喜欢自己。无形之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把对自己的评价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之上,变得嫉妒心强,攀比心强。

对于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真正的赏识,是真心接纳孩子的优点,尊重孩子的差异性,而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之上。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3、对于错误不批评

赏识不是说一味表扬,不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需要根据客观事实纠正错误,不能抱着以偏概全,一白遮百丑”的心态。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虽然有错,但是成绩好就行。对于错误却选择忽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觉得只要一方面好,其他错误都无关紧要,进而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三、进行赏识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铃木镇一在其《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说:在孩子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怎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是大人掐掉的。”

因此,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断开发孩子的潜力。运用赏识教育,对孩子的长处进行发觉,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要学会讲究方式方法,尊重孩子的差异。在不断的鼓励中,让孩子能够自信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1、尊重孩子的差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成长中存在着差异。父母心中可能会想要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是现实却并不能如自己想的那样。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因此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才是关键。在家长给孩子兴趣班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就替孩子选择,而是要让孩子从自身的条件和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自信快乐地成长。

之前看过一个电影有这样一个情景,在课堂上,一位白人教师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歧视下成长的黑人学生说: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不要紧张,仔细数一下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指头?”这个学生慢慢抬起头,红着脸盯着老师的五个手指数了好大会儿,终于鼓足勇气说:三个。”同学们顿时都笑了起来。而这位老师却面带微笑地说: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只少数了两个。”老师的这种做法无疑让孩子逐渐建立自信,开始学会提高自己。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2、学会鼓励

当孩子做一件事没有做成,并不代表孩子就什么也做不成,只能说明孩子没有能够掌握技巧。对孩子进行指责,不仅会否定孩子的努力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妨用鼓励的话语,告诉孩子,坚持下去或者换一种方法试试看,就会成功的。这些较为积极的话能够更好地激励孩子。

除了鼓励外,在夸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非语言的配合,神情,姿势,目光等都要有。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夸孩子的态度和动机比只夸奖孩子做的好更有效。比如,孩子有所进步,可以说:这段时间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取得了很大进步,加油哦!”。孩子有退步可以说:可能是由于题太难了,或者学习方法需要调整,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会有所进步的。”

教育孩子多点人情味”,注重赏识教育”,趋利避害培养自信娃

3、贵在坚持

赏识教育需要家长对孩子持久进行肯定,不能因为心情好就夸孩子几句,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呵斥,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陷入迷惑之中。有时候还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自信心受到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对批评视而不见,而是赞赏有度,批评有度,准确把握其中的平衡,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正视自己的长处。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先分析孩子犯错的动机与原因,再进行相应的批评指正,比呵斥要强上百倍。

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赏识不等于一味夸奖,对于错误也需要合理批评,有方法地进行赏识教育”,趋利避害才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