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大部分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各位爸爸妈妈们还好吗?那些新入幼儿园的小朋友,新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还适应吗?是哭得稀里哗啦,还是愉快地背上小书包呢?有没有被入学焦虑症打败?
新入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害怕的是父母分离,那为什么新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出现入学焦虑呢?因为和幼儿园以玩为主不同,进入小学,就意味着正规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此后孩子们会面临着考试、竞争、排名。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能感受到父母传达给他们的期待和压力。
《梅梅在学校的第一天》这本绘本,就讲述了进入小学第一天的梅梅,她的焦虑和担忧。

梅梅担心:如果其他小朋友不喜欢我怎么办?如果只有我不会写字怎么办?如果我想妈妈了怎么办?”为此,她百般不愿意上学。
虽然梅梅勉强跟着妈妈来到了学校门口,她还是不愿进去。梅梅爬到了树上逃避。

这时候,另外一个小女孩罗茜也爬上了树,她告诉梅梅,她也不想上学,因为她也有担心的事情:如果没人和我玩怎么办?如果让我朗读课文怎么办?如果我想爸爸了怎么办?”

紧接着,出现了第三个人物,一位高个子女士爬到了树上,她叫珀尔老师。

珀尔老师说她也不想上学。因为她担心孩子们不喜欢她,担心自己会把单词写错,还想念自己的猫咪。
听完珀尔老师的话,她们三个人都笑了,因为她们担心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梅梅说:我真高兴不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罗茜说:你们不用害怕没人喜欢你们,因为我就很喜欢你们。”
珀尔老师说:你们也不用害怕自己阅读和写字的时候犯错,学校就是学习新东西的地方。”

她们终于打消了顾虑,三个人爬下树,手牵手走进了学校。

这是一本温暖的小书,也是一本帮助孩子走出入学焦虑的治愈绘本。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帮助孩子缓解焦虑的是同理心。
梅梅本来在独自烦恼,为了逃避上学,不惜爬到树上,是小女孩罗茜爬上来,打破了僵局。
他们俩都担心在幼儿园的交友问题,离开了幼儿园熟悉的朋友,孩子进入小学,要面对一群新的同学,怎样才能让自己被喜欢、被接纳呢?怎样才能交到新的朋友呢?但她们的实际行动,其实已经让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里有个小细节,梅梅看到罗茜时,主动说:你想来块饼干吗?”父母们可不要小瞧了梅梅说的这句话,用小零食、小玩具开启社交第一步,是最有效的方式。橙子回老家过暑假,就是用这个方法,让隔壁邻居小哥哥来和她一起玩的。
梅梅的出现,让友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关于学习的问题,似乎还是无解,因为她们俩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此时出现的珀尔老师给了她们答案,告诉她们学校就是学习新东西的地方。
珀尔老师的担忧,让孩子们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原来不只有小孩子害怕上学,老师也会害怕。小孩子担心自己学不好,老师担心自己教不好。这一份共同的担心,让她们互相理解,互相慰藉,最终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我们可以再观察一下珀尔老师刚上树,和她们相互安慰的两幅图:珀尔老师刚刚上树的时候,她坐在右边,两个孩子坐在左边,她们之间是是学生和老师,是对峙的关系。
等他们表示大家有相同的担忧时,三个人都坐到了右边,两个孩子亲密地和老师坐到了一起。这里能看出来,她们之间达成了心灵上的谅解,她们都是自己人了。


这本书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孩子们担心的三个问题中,最后一个才是想爸爸妈妈。
幼儿园的小朋友往往会把和父母分离看作是最难接受的事情,因此,会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分离焦虑症。橙子去年刚入园的时候,分离焦虑症严重到绝食抗议。但是到了小学,和父母分离显然已经不那么可怕了,他们的头等大事是怎样交到新朋友,以及怎样应付学习。
这样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提到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孩子在3-6岁的时候,会从妈妈的怀抱中离开,学会独立,所以在离开的时刻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到了6-12岁,他们就开始学习新技能了,而学校正是给孩子提供各种技能的场所。
心理学家认为:与其他时期相比,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表现更能决定他们未来是否成功。”而顺利度过入学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让孩子适应上学、喜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