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是纯真的,他们有自己每个年龄段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会与成人世界有很大的差别。
父母们一定都遇到过很多令你尴尬的事,经历过那种一群乌鸦从头顶飞过的感觉,所以古人早就发明了童言无忌”这个词来化解尴尬。
01
瞬间让你尴尬的事
一天,家里请来了客人P阿姨和她的儿子小P。小P和开睿在家里玩玩具,饭点到了。P阿姨叫小P去洗手,我也喊开睿去洗手。
乌鸦要来了,开睿:
妈妈,为什么每次有人到我们家来你就叫我洗手,没有人来你就不叫我洗手呢?
02
可能让你尴尬的事
学校有让小朋友带花去美化教室的传统,这学期要求男生都带一盆花,注意,是一盆。
于是带孩子去市场买花。孩子选了全市场最小的花,就是下面这朵多肉,都不能用一杯来形容。
担心可能的尴尬:老师会不会认为我们家长没把这件事当成一件事,会不会认为我们家长舍不得花钱呀
03
故事后续
开睿妈妈这样做
尴尬空脑三秒钟。
头脑中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孩子是怎么总结出这样的规律的,孩子挺聪明”
笑脸应对:妈妈真的是这样的吗?(不是死不承认,确实是不自知)
开睿:对,你就是这样的,上次x阿姨来的时候,你也叫我洗手……
开睿妈妈:你还挺会总结呀。妈妈没有故意这样,只是手脏就去洗呗,不脏就不洗呀
孩子去洗手了。我确实不是个特别讲卫生的妈妈。
潜意识里,我确因为面子而去叫孩子洗手,并不是看到孩子手脏去叫孩子洗手。
开睿妈妈:你这朵花太小了,别人都是大盆的。
开睿:不,我就要选这个。
开睿妈妈:为什么?
开睿:因为它的叶子好厚,看起来生命力特别强。(理由充足)
开睿妈妈:好吧,你决定了,那我们就不能换了。
之前的成人式担心只有放到脑后了,孩子没有错,尊重孩子第一。
04
避免三个应对错误
上面两个案例的处理方法肯定不是最完美的,但至少避免了这样几个常见错误:
错误一:恼羞成怒
胡说,妈妈是这样的人吗,赶紧洗手去”,这样做,孩子会觉得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被骂了,我错在哪里呢?在大人的威严下,孩子就是这样渐渐变得不愿意和大人交流,甚至不愿意讲话的。
所以,孩子让你尴尬的瞬间,一定要避免恼羞成怒。
错误二:把你的面子凌驾于孩子的尊严之上
尊重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只要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处理方式,我们就不必去更正他。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不要为了一时你的面子,而破坏了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决策能力。
错误三:与众人嘻哈,说孩子可爱
有些家长或者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会为了转移话题、化解尴尬,用嘻嘻哈哈的方式来表扬孩子可爱。
孩子只是正常的思维方式,有对的也有错的。对的就应该鼓励表扬,错的就应该引导纠正。
如若是错的,这样嘻哈引起众人注意,很容易引导孩子以后重复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05
尴尬不一定要化解
开篇说道自古到今,童言无忌”这个词能很好的化解尴尬。其实,有些尴尬也不是必须要化解的。我们也可以承认:我现在确实挺尴尬的,这个事妈妈错了。
写在后面
尴尬确实是让人不好受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尽量避免给孩子们造成尴尬。例如: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大众揭丑。
THE END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故事主角开睿简介:男,9岁,慢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