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题
青青3岁了。青青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
今年爸爸妈妈回家后,看到青青特别开心,可和青青相处了几天之后,发现青青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使得青青变得特别任性,感觉两位老人家太宠爱她了。
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孩子。于是,抚养孩子的重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这种由祖辈们对孙辈们施行抚养与教育的现象就称之为隔代教养”。
在隔代教养”下长大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易养成养尊处优”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很难与他人相处,也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
菜单指导
隔代教养的优势:
老人带孩子心态较年轻人平和,给孩子安全感相对更强些;
老人带孩子心态较年轻人更有耐心,与孩子交流的时间相对年轻父母而言也更多些,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隔代教养的弊端:
❤ 祖辈较溺爱孙辈,娇纵顺从易使孩子童化心理的延长;
❤ 隔代教养”的孩子同父母的感情往往不如祖辈,易产生隔阂,带来新的家庭问题。
❤ 隔代教养”的孩子,在年龄、性格、爱好、知识兴趣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从传统理解的隔代教养”的利弊来看,我们必须明确隔代教养”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替代亲子教育。孩子的父母应该担负起对子女抚养和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尊重祖辈家长、发挥隔代教养作用的同时,要协调好亲子教养与隔代教养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实施合作教养”,这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家长多忙,一定要自己抽一点时间单独与孩子在一起,弥补亲子相处的时间与空间。
父母可以尽可能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带养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情境可以设置为多个,如家庭情境、社会情境、人际互动情境等。在情境中充分接纳孩子,赞扬孩子,从侧面给他适当建议,帮助他纠正行为中的错误,不断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策略
❤ 家长们和祖辈们沟通好,共同对孩子施行真爱的教育。
小镜头:一天,青青说不想吃饭了,爷爷奶奶说:不吃就不吃了吧,饿了的时候再吃吧,而且那里还有饼干。”
家长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你们应该告诉孩子,不吃饭的孩子长不高,你如果把这饭吃完了,我们就允许你吃饼干,没吃饭不给饼干吃。”
结果:爷爷奶奶这样做了,青青刚开始是觉得爷爷奶奶不爱她了,不高兴。但后来发现爷爷奶奶这样做是认真的,而且还是照样爱她的,爸爸妈妈也是爱她的,青青开始每天要吃一碗饭。
❤ 父母适当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带养中,设置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性格的情境。
小镜头:奶奶对青青说: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家长可以这样说: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要倒在杯子里过一阵子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好吗?”
结果: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样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从而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温馨提示
两代家长间的教育代沟是客观存在,教育行为上的不一致也可以理解。我们应重视两代人对孩子教养间的沟通,共同达成教养的方式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