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朋友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每次都会夸赞自己家的孩子,但是,如果有一两次没有表扬他,他就会很不高兴,而且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弄得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既不让他失去信心,又不让他盲目乐观,养成虚荣的习惯。
这里先向各位家长推荐一本书:2009年《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教养大震撼:关于小孩,你知道的大多都是错的!》。本书的第一章都是表扬惹的祸”写的就是过多的没有行为根据、不具体涉及某一行动而只泛泛地表扬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是不是孩子就不能表扬了呢?
当然,这些新的发现并不是说不要表扬孩子,而是需要要注意表扬的方法。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先回答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不是总说鼓励型教育吗,为什么表扬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首先要知道表扬或奖励会减弱人对事物本身的兴趣,特别是孩子主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或奖励,那么他的兴趣会越来越低。而一旦失去了动力,当孩子需要自己思考未来的时候,会不知该何去何从。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一个孩子从小成绩好,表现好,一直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自然而然地,这些表扬成了他追逐的目标和行为的动力。到了要独立找工作,寻找生活目标和方向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第二,如果你的表扬针对的是对孩子自身特征的表扬,如聪明、漂亮等,会使孩子忽视努力的重要性,因而回避挑战。
如果我们过多地表扬孩子聪明、漂亮,孩子就会认为聪明是最重要的,而努力不重要,于是,有些孩子遇到困难,就会认为自己不能克服,轻易放弃努力。
另外一些孩子则是因为被过多地夸奖,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聪明,而背上了思想包袱。遇到挑战时,他们会非常紧张,为了保持自己聪明的形象,而选择放弃。因为这些孩子通常会认为:如果我努力了,还做不到,别人就一定会认为我不聪明。于是,他们干脆就放弃努力,宁愿被别人说:看,这个人其实很聪明,只是不努力,要是努力,一定能够做好的。”
所以请家不要这样表扬孩子!
第三,虚伪的表扬,弊大于利
孩子们很聪明,很容易就看出大人表扬中的言不由衷。当孩子没有做好,而大人还是去表扬,以为这样可以鼓励他,增强他的自尊心,殊不知这样做会使表扬变得廉价。这样的表扬很难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最后,避免将表扬作为控制孩子行为的手段。
有些时候,大人表扬孩子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孩子正在玩一个玩具,为了能够让孩子将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有些家长会使用暗示性的语言,如宝宝特别有爱心,肯定会分享的”,结果孩子就分享了他的玩具。其实,这不是因为他愿意分享,而是因为他想得到表扬。慢慢地,可能就会导致孩子做事缺乏主动性。
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的表扬孩子呢?
1.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具体而真诚,避免只使用抽象的词汇。
孩子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时,妈妈不要简单地说:宝宝真棒!”而是说:宝宝和阿姨打招呼,真有礼貌!宝宝真棒!”这样既能够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有礼貌的行为,而且妈妈描述性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此外,要注意真诚,孩子做得不好的方面一定不要去表扬。比如,孩子的涂鸦乱糟糟的,妈妈一定不要夸孩子画得真漂亮,而是要问问孩子画的是什么,请宝宝给你讲他画的故事,表扬他的想象力,或者注意一下孩子画的线条、使用的颜色等,否则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2.表扬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关注孩子能够控制和改善的。
表扬孩子聪明、漂亮、帅气并没有错,我们也没有办法阻止周围的人来这样夸奖他们,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努力更重要,要让孩子慢慢地明白成功是1%的天才+99%的努力”这个道理。
表扬孩子的努力,让他知道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在幼儿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孩子,如果他们没有别人跑得快、没有别人画得好、没有别人有创意,他们就会沮丧,就想放弃。这时,老师就会告诉他们: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引导他们去尽力做到最好。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学习恰当、科学地表扬孩子是一个过程,需要家长不断地操练和学习,只有正确的方式才能够实现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不要让我们没有智慧的爱削弱孩子,也不要让我们没有智慧的爱变成阻碍孩子成长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