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园开学,孩子哭倒一大片,这家孩子却嫌妈妈哭得太厉害

这个星期孩子们都开学了,每个幼儿园都上演着孩子哭成一片,父母焦虑的影子。

但有一家却不是这个样子,面对分离,哭的是妈妈,淡定的却是孩子。

原来夫妻两一起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妻子面对与女儿的分离,一直抱着女儿哭个不停,舍不得放手。

看到丈夫走过来便对他说:女儿从生下来一千四百五十天,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万一她想我怎么办?要不我们再缓几天送她去上学?”

丈夫无奈地说:我们的女儿已经晚了一年了,去年就该上学了。”意思是,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妈妈也哭得妆都花了,还是抱着孩子不肯撒手,最后丈夫没辙,便让女儿劝劝妈妈。

结果原本坐在妈妈腿上的女儿马上站起来,义正言辞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哭得没完到了了啦,我还要跟我小朋友去玩呢。”

接着,就把妈妈丢下”给爸爸了,留下坐在地上嚎哭的妈妈。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父母总是不放心的,特别是一手将孩子从小养大的全职妈妈,面对与孩子分离,她们的焦虑可能会大过孩子的焦虑。

一位妈妈坦言:早上将孩子送去幼儿园后,分别时,孩子没哭没闹,很平静地跟她再见,可一转身,她就开始计算孩子放学回家的时间了,感觉分开的每一分钟都很漫长,很期待能早点到接孩子放学的时间。

开学季,父母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呢?他们担心的通常是哪些问题呢?

父母焦虑的因素通来自以下两点:

自己一手将孩子带大,不适应孩子不在身边

有些妈妈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一直形影不离地陪伴在孩子身边,感受着这个小生命带给自己无尽的欢乐、喜悦和幸福,看着他们一点点地成长和进步,一步步跟在自己的身后,习惯了一转身就能看到那个小身影,她们连着心,可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一转身,身后已经空了,小人儿不见了,会让妈妈很有失落感,一下很难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

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妈妈,一千四百五十天,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突然一下让她与孩子分离,终究是不舍得的。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

爸爸妈妈焦虑通常都是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害怕孩子会哭闹,吃不好,睡不习惯,没有人陪他们玩,会不会被他人欺负等。

记得去年我家小宝刚上幼儿园那天,幼儿园监控视频出了点问题,一位家长刚好在画面中看到自己的孩子跟在老师后面好像在寻求帮助,可能孩子声音太小,老师在忙着安抚那些哭闹的孩子,根本没听到身后的小朋友的话,那位爸爸就急了,把视频截图下来发在群里高呼:我的孩子呀,都没人管,”一脸的揪心。

这些问题,这些焦虑,作为家长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妥善处理自己的焦虑

无论是恐惧、愤怒还是焦虑,情绪都是会传染的,当父母有焦虑情绪的时候,孩子也是很容易传染的,能改变的方式就是先学会自查和自省,父母发现自己有焦虑情绪的时候,尽量控制好并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宽松的分别场景。

孩子能离开我们,说明他们长大了,这是一件好事情,对孩子而言这是一条向上的路,他们将要学到更多新的东西去拓展自己的生命,对父母而言也是一种解放,终于可以不用24小时候命,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了。

提前培养孩子上幼儿园需要的能力

父母大部分的焦虑都是来自于对孩子的担心,如果孩子能够让父母放心,父母的焦虑自然会减去大半,如何不让父母担心呢?那就是让孩子拥有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安全感

为什么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上幼儿园哭一下就不哭了,而有的孩子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呢?这跟孩子是否与父母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如果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一直是安全的,稳定的,家庭氛围和谐,妈妈在孩子的过程中没有突然无故离开孩子,对待孩子情绪一直很稳定,那么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自然能很快与父母分离,比较少会受分别的影响。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睡觉、穿衣服和鞋袜、入厕,如果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父母有提前让孩子学习并掌握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不仅会更受老师的喜爱和其他小伙伴的崇拜,孩子对自己的应付自如会更有成就感和获得更好的信心。

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促进孩子在幼儿园更快速度找到自己的朋友,孩子一旦在幼儿园有了自己的玩伴,就不会觉得孤单,对上幼儿园更有动力,有玩伴的孩子也不易被他人欺负。

父母只要做好以上几点,通常就能更轻松面对孩子上幼儿园。一位作家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义务,那就是长成一个自由的独立的人,然后去好好体验他的人生。”

离开父母,上幼儿园就是孩子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第一步,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打好基础,然后放手,放轻松,让孩子去搏一片自己的天地,与所有父母共勉!

两男孩妈,愿尽所有心力,与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感触,或者有用,欢迎评论、关注或点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