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很多妈妈都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一件大事:送孩子入园。
已经开始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妈妈,每天在家抓心挠肝地想着娃在幼儿园过的好不好;再过两天就要开学的,也因为脑补出 100 种娃以后在幼儿园的各种遭遇”吃不香睡不好。
所以关于入园的准备,其实只有两个:家长的和孩子的。
今天,我就想先和大家聊聊:关于入园,家长该做些什么——
Q:我的孩子白天是爷爷奶奶给带着,娇惯得不成样子,每天追着喂饭,孩子还挑食偏食。我想还是早点儿让孩子过集体生活,可能对孩子成长有好处。不到2岁的孩子能送幼儿园吗?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另外,大人需要怎么引导孩子爱上幼儿园呢?
A:上幼儿园确实是父母非常关注的事情,很多父母问过我很多问题。就上述这些问题,我来详细地说一说。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最佳时机
我建议孩子最好还是满3周岁再送幼儿园,原因如下。
亲子之间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婴幼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性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到2岁的孩子对母亲(抚养人)有特别亲切的情感,当和母亲(抚养人)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且感到安全,能够安心地探索周围环境,而母亲(抚养人)离开时则哭闹不止。这个阶段是培养早期依恋发展的最好时期。
当孩子2岁以后,才开始逐步与同伴进行交往。如果孩子不到2岁就送幼儿园,孩子与母亲的分离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孩子会反抗、哭闹、愤怒继而失望。虽然孩子以后可能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果幼儿园的老师再关照得不好,孩子早期感情经历对他的个性发展可能造成持久的不良后果,对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的情感发展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另外,2岁前的孩子各项基本生活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和大孩子在一起做任何事由于能力有限总是落后一步,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且,孩子总是处于被别人照顾的环境中,这样发展下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孩子入园的年龄应满3周岁,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适合入园后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体验集体生活,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早期教育学习班(或亲子班),最好也让父母或者隔代人陪同参加。在这里,孩子可以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学习一些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的知识和技能,家长也可以学习一些喂养和教育孩子的新知识,家长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对隔代人的育儿观念也是一个更新,为孩子将来送幼儿园减轻分离焦虑打好基础。
挑选幼儿园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办学地点要安全、环境适宜,有与学前教育要求相适应并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的房舍、设施和设备。
切记,不能以孩子在幼儿园能够提前学到小学课程作为考察标准。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该通知还要求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
同时,家长要考察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不是尊重孩子玩”的权利,所设置的课程和游戏是否能够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的热情,鼓励孩子积极思维和创新,是否能够进行个性化辅导,是否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潜能。幼儿园老师自身素质、学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要伴随孩子的一生。家长是否可以和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很好地协调双方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当然,距离家近、收费合理也在考察范围内。
孩子上幼儿园后常会出现的状况
1、孩子抵抗力下降,经常生病
一般来说,孩子3岁以后随着免疫系统逐渐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加强,生病的概率就会逐渐减少。家长不要过分担心,疾病痊愈后继续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可以了。同时,家长可以向老师建议,注意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及时做好疾病的监控,及早隔离,做到室内空气的流通,尽最大可能减少疾病感染的机会。
2、把大小便解在裤子里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环境,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孩子心情舒畅了,陌生感消失了,排大小便的问题可能就会很好地解决了。另外,家长和老师还要培养孩子上厕所的良好习惯,告诉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需求。当孩子能够自己排便后,要给予鼓励,让孩子对自己控制大小便排泄充满信心。
3、频繁上厕所或出现其他强迫行为
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先与孩子一起待在幼儿园,共同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疏导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让孩子参与他感兴趣的活动,通过这些愉快的活动转移孩子要小便的注意力,以回避强迫行为并逐渐改正。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当孩子逐渐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感受到老师也是非常喜欢他的,并且感觉与小朋友一起玩很有乐趣,他就会逐渐建立起积极开朗的性格,强迫行为自然就消除了。
4、容易发脾气,人变娇气了
建议让孩子多接触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接触更多的人,扩大孩子社会交往的范围,经过不断探索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就可以逐渐习惯与依恋对象有一段暂时分离的时间,同时也有愿望与小朋友玩耍、交往。到那个时候,孩子就自然摆脱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了。
5、引导孩子爱上幼儿园
在进幼儿园的前几个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幼儿园玩玩或者参加幼儿园办的亲子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多去接触同龄的小朋友,同时要鼓励和训练孩子自己学会穿简单的衣服和鞋,独立吃饭。3岁孩子能够完成的事情家长决不要代替,尽量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也有助于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同时,对于一时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孩子要允许他宣泄感情,拜托幼儿园的老师给予一些照顾,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的温暖。对于刚离开家人哭闹的孩子以玩具和游戏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也要注意自己分离焦虑的情绪(其实有的时候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还严重)不要影响孩子。另外,家长与幼儿园协商后,可以在幼儿园陪孩子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减少陪同时间,直至孩子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讲了这么多家长可以做的事,小编还有一个可以让孩子入园当天,更加顺利的小妙招:
送园的时候,让孩子关系一般的家人送园,让孩子关系亲密的人接园,能有效减少孩子哭闹的场面。
比如说,宝贝最喜欢妈妈,爷爷被无辜地排到了第四位
。所以让爷爷送宝宝入园,这样宝宝在门口纠结、哭闹的时间很少;而只要妈妈有空,就会去接他,这样他对每天的送园时间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会把很多期盼放在接园时间,也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END-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编辑:英姿 审核:凯淇
龙广凯淇工作室
关注母婴,关爱成长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