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上幼儿园1天,不肯再上学的孩子会哭闹,变沉默的孩子是怎么了?

尽管很多家长提前让孩子熟悉了幼儿园环境,孩子入园前也掌握了基本的吃饭、穿衣及如厕自理能力,孩子提起上幼儿园还特别兴奋,不过到今天9月4日,开学才第3天,许多小朋友们使尽各种招数,向家长哭闹撒泼拒绝上学。

内蒙古巴彦淖尔3岁的小女孩朵朵,不想上幼儿园,跟妈妈哭诉上学太麻烦了”,妈妈问幼儿园的饭那么好吃,为啥不想去幼儿园?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朵朵小朋友扑打着双手,声泪俱下说:上学太麻烦了,(老师)让我老是吃饭。看着这视频,当妈妈的心都被萌化了。

朋友的孩子刚满2岁,也上了幼儿园小班。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一路上甩动着朋友的手,连蹦带跳别提多兴奋。

孩子中午托管,就在幼儿园吃饭睡觉,老师把孩子吃饭和睡觉的图片发在家长微信群里,朋友看到自家孩子特别乖,一天下也来没有接到老师电话说孩子在学校有异常情况,所以下午放学去接孩子时,特别高兴。

见着妈妈,孩子飞奔过来,紧紧搂住朋友脖子半天不撒手也不说话,孩子的举动弄得朋友眼眶潮湿,别说2岁的孩子有分离焦虑症,离开妈妈会有各种不适应,就是我们家长本人,对孩子也是百般不舍。

但分离焦虑症是大多数孩子会发生的正常现象,朋友也没太介意。让朋友觉察出异样的是,孩子夜里从梦中惊醒,一直低声哭诉我不上学,我不上学”。

朋友安抚了半天,才知道女儿上幼儿园这一天,被一个叫淘淘的小男孩用牙签袭击好几次,时不时扎女儿后背,手臂,还吓唬女儿说要用牙签给女儿掏耳朵。

几次三番之后,孩子就还手打了小男孩一巴掌,小男孩悄悄扎小女孩老师没看见,但小女孩反抗打小男孩的那一巴掌却是当老师的面,小男孩见状,立即嚎啕大哭,老师就让小女孩罚站了好几分钟。小女孩跟妈妈说:同学们都用手指羞我”,边说边做出用手指羞羞脸的样子。

朋友心疼至极,问孩子:你为何不告诉老师呢?”2岁的小女孩说:淘淘哭得那么凶,老师不会相信我的。”

朋友的女儿,从对幼儿园热切期待到恐惧上学,是因为受了小朋友欺负,却被老师责罚,她内心的是非观出现了混乱,因为不敢申诉,她对上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入园准备最关键的是教会孩子敢于表达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把孩子放到幼儿园,肯定是希望孩子能够开心的学习,尽情的游戏,健康的成长,所以说让孩子在幼儿园感觉到快乐,是最重要的。而要让孩子在幼儿园不变得胆怯、委屈甚至孤独,我们应该教孩子敢于表达需求,使自己及时摆脱各种困境。

朋友的孩子在小男孩第一次用牙签扎她时,如果能够勇敢的举手告诉老师事情的真相,就不会被老师叫起来罚站了。

而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小朋友,对一群两三岁从来没有受过纪律约束的孩子来说,难免会制造各种事端,出现各种状况,那老师要在课堂上照顾那么多小朋友,如果孩子有需求没有及时向老师表达,就很有可能被老师忽视。

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而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所以家长在孩子入园之前,就要教会孩子内心有什么需求,要大胆的告诉老师,让老师知道孩子遇到了麻烦,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不要让孩子一个人深陷困境,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孩子初上幼儿园,哪几种情况最需要及时向老师表达?

当孩子受别人欺负时。

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节目中,针对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这个提问,给家长做出了示范。她的回答很坚定:打回去,我支持!”

李教授举了自己小孙女的一个例子:小孙女上幼儿园才一个月时,有一回被一个小男孩抱起来扔到地上,磕到了凳子上,额头肿起来了。

李教授就教孙女: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没办法挣脱,就揪住对方的两只耳朵往两边拽,一拽他一疼,就回放下你。

当孩子在幼儿园受别的小朋友欺负时,教孩子正确不会造成对方伤害的打回去,才能保护孩子的安全感,避免孩子变得脆弱自卑。

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面对欺负,敢于向老师求助。老师出于职业道德本能,通常会及时制止孩子之间的打闹行为,对犯错误的小朋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实施教育,必要时会施加小小的惩罚,对受伤害的孩子及时进行安抚,避免孩子心里留下阴影,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当孩子身体不舒服时。

3岁之前的孩子,免疫力还不是很完善,在幼儿园群体生活中很容易传染病毒产生疾病。记得我家大宝刚上幼儿园时,总是三天两头不舒服,轻则流鼻涕咳嗽,重则扁桃体发炎引起高烧。

我们知道退烧有一个过程,要彻底治愈至少需要5-7天,而及时进行打针吃药等治疗,并获得足够的休息能有效缓解孩子生病时难受的症状,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所以家长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多跟孩子交代,如果感觉自己肚子痛,没力气,头晕,想睡觉,身上发热等情况,要大胆地告诉老师,自己生病了,同时鼓励孩子尽可能准确向老师描述哪里不舒服,好让老师做出判断。孩子感冒若不是很严重,精神状态良好,可以让孩子坚持上学,嘱托老师按时帮忙让孩子服药。

当孩子想要上厕所时。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会提前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如厕常识,如自己脱裤子大小便;拉完粑粑擦屁股应从前到后的方向,防止粪便进入尿道;大小便之后都要洗手,拉完粑粑要用肥皂洗手等。

我们知道孩子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在其3岁左右会逐渐发育成熟。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到了3岁的孩子,就一定具备完全控制排便的能力。

所以家长应给孩子多备几条内裤和长裤放在幼儿园应急。同时,要多教育孩子不要憋尿憋便,上课时,如果尿急了或者想拉粑粑了,不是必须要等到下课,可以举起小数告诉老师自己想要上厕所,以免来不及了弄脏裤子。告诉孩子上课时提出拉尿不羞羞,是让自己不至于落入难看境地的勇敢表现。

在朋友圈读到一句话: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能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当孩子离开我们的庇护,开始融入集体生活,我们仍要心细如发,保持敏感性,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