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孩子呱呱落地时,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知道:孩子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他的每一步所走的轨迹,最初和我们的父母都有关系,我们应该怎样的养育他呢?该给孩子怎样的生命开端呢?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样给他一个良好的环境呢?当孩子从家里回到幼儿园怎样培养孩子愿意去的习惯呢?随着孩子的长大怎样给孩子选择学校?孩子该不该参加各种辅导班呢?许多的疑问其实无意就困惑着每个父母的心。从小到大能够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每个阶段都有许多焦虑,有时只是不同阶层的人表达不同罢了!那中国式父母最焦虑的许多情绪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01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只是做父母的不善发觉罢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是父母把他带到了人间,他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把他教育成自己想象的样子,结果父母的教育模式有时像个紧箍咒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出现了(父母厉害)的孩子变得谨小慎微,反而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变得懦弱无主见,相反父母软弱的孩子,有时反而有利他发展,有时真的很奇怪!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老同学,她道出了她的焦虑:我是老师,孩子爸爸是警察,我们家庭条件很好,可是孩子却不爱学习,真拿他没法!其实这是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家长的共同焦虑,但是我们谁也不能强制孩子就要变成什么样!只能找到孩子最擅长的兴趣和爱好,适当引导他走上他的人生路。
02 父母太优秀有时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这是发生在我们这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县城里一个13岁的孩子跳楼身亡,他在遗书里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都太优秀了,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不怎优秀,总是给你们丢脸,你们都因为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我走了,不再给你们丢脸了······。孩子的父亲是局长,母亲也是单位的出名人物,到底是那个细节出了问题,使孩子最终走上了绝路?也许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也许是父母时时攀比孩子的虚荣心;也许是父母总是无端的责备孩子······。不管怎样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虽然我们都期望他优秀,但是不能给他太大的压力,十几岁的孩子不要对他要求太严格,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在可变中,我们不要对他们拔苗助长”,结果让他们绝望,最终导致死亡。孩子的叛逆期很重要。
0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希望,然而种子的力是有限度的
我们知道大自然有大树,也有小草;有高山还有丘壑;有大海还有小河······,自然界还是各式各样的,难道我们要求它们都一个样吗?人也是一样,只不过我们有各种缘分罢了,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带孩子来到世间的权利,但是我们替不了他们以后的人生,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力,就如给小树打枝杈一样,把不必要的枝条给它打掉就行,但是对孩子要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给他们适当的喘息机会,弦太紧会断,孩子也会像大人一样渴望自由,而如今的孩子从小到大又有几个很轻松呢?他们受着许多的制约,有时他们也有苦说不出来。
04 当假期来到,各种辅导班,各种兴趣班接踵而至,我们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希望他不落后于旁人,这时应该与孩子商量,不要盲目去报,让他学对他身心有益的东西,不要总是课本知识
其实报兴趣班有时对孩子反而有利,书本知识在学校已经学得很久,放了假在做完作业的前提下,让孩子其他方面有个初步的基础,也许到了高中对学习小类有帮助,况且对他现在身心愉悦也有帮助。我有两个孩子,当假期来临,我没有给他们报辅导班,而是让他们随便,可上学后他们仍就很优秀,学习不需要刻意,太刻意了孩子会变得刻板,让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其实才是教育的根本,虽然我不希望你们学我,但是许多东西是书本学不到的。假期的兴趣班让孩子自己选择。
05其实"赏识教育"我最提倡,这顺应每个孩子,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培养
每个人都爱听好听话,孩子也一样,如果你在他有成绩或者做了令人称赞的事时,你的适当的夸奖会给孩子带来动力,也会给他带来信心,从而促进他更上进,更多做好事,其实赏识他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当我们做父母的处于对孩子的教育一片茫然时,不妨发觉孩子的优点,从他优点开始作为起点,逐步再让孩子各方面都成长起来。不过也不要太过了头,不要对外人去宣传孩子,自己教育就行了,这是怕孩子一旦遇到挫折,觉得被人夸惯了,而接受不了,所以赏识也要有个度。
总之孩子是我们这代离开这个世界后,还有许多路要走的人,我们不要以我们的眼光来衡量他们,他们是适应他们那个年代的产物,有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的观念和看法也许与他们格格不入,就如我们与父母那辈一样。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事情,也许将来我们被淘汰时,正是他们热火朝天的做事情时,每个时代都有它对应的人,也许我们的老眼光会看不懂,因此不要让我们做父母的焦虑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大家好我是沃土芳华,一个热爱文字的女子,希望大家点赞评论,记得关注一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