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前方高能预警!家长实录:一周后,小学一年级家长都喊遭不住

正式开学啦!朋友圈看一张图:

很多家长说终于把小祖宗”送到学校去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不好意思,小编只能说:一周后咱们见真章,那才是一年级家长人仰马翻的时候。

仅以流水账记录一年级上班族家长的一天

6:30—7:00 起床,准备早餐

7:00—7:30 收拾自己,准备上班

7:30 出门上班

9:00 开始忙碌的工作,并且时刻关注班级群,注意老师发出的各种信号”

15:30 开始接收各科家庭作业

18:00 下班,火速回家

19:30—20:00 吃饭+阅读手机信息,整理家庭作业,检查当日学习情况

20:00—20:30 完成APP作业,亲子互动(亲子阅读、讲故事)

20:30—21:00 督促孩子洗漱, 孩子上床睡觉

21:00—21:30 打扫卫生,清洗孩子脏衣服

21:30—22:00 洗漱后,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未知时间——躺在床上,写个大”字

当你有了娃儿还想做甩手掌柜,这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娃娃刚上一年的家长,现在才开学你可能还没啥感觉,等再过一周,那个时候估计你就累翻了!

可以这样说,娃娃一上学,就没有安安心心上过班了,时间真的不够用,每天手忙脚乱。一边上班,一边还要时刻都盯着班级群,生怕漏掉一点信息。

每天下班以最快速度冲回家,根本不敢在公司加班。

回家之后,边吃饭边整理娃儿的家庭作业,然后开始愉快”的亲子时间。

夜深人静,娃儿睡了,才继续白天未完成的工作,计划明天的工作,明天的早餐。什么追剧、护肤、二人世界,都已绝缘。

当时就真的很崩溃,娃儿刚进入小学,幼儿园到小学角色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每一天精神都高度紧张,担心娃娃的课程也担心他在学校的生活。

上班要用6、7个小时的时间干完10小时的工作量。

而且还要时刻关注班级群、兴趣班群、家长群等等各种群消息。

小编记得当时,有个家长说自己每天要同时看9个微信群、7个QQ群,还要处理公司事务,感觉比马云、比尔盖茨充实多了!

所以,一年级家长都有一种通病。

临床表现为:手忙脚乱、口眼歪斜。

建议疗法:熟悉后,自然痊愈!

所以,给到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

一定要多关注群消息 。

娃娃刚上小学,他在学校表现咋样,有没有出现特别状况,这些开学时老师一般都会发一些班上的视频在群里,家长可以看自家娃娃的状况,

基本班上的通知消息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班级群里,因为学生多,每个都单独通知难免有疏忽,发群里是最简单方便的。所以家长们不要轻易关闭群消息,可能会错过老师给的重要消息。

班级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每天放学前领取各科作业。

因为才上一年级的娃娃是绝对记不住老师布置了啥作业的,更别期望他给你抄回来,就算抄了,那也就是鬼画符。

上面说到的有的家长不止看一个群,因为很多家长给娃娃报了兴趣班,这些兴趣班也有各种群,开学第一天,老师也会发一些规定、上课时间安排、上课流程等等,也需要家长及时查收。


说到作业,虽然一年级没有了书面作业,但是口头作业也是种类繁多,大部分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全程参与。

这里就是给大家的第二个建议了:

一定要重视口头作业,不要觉得口头作业不重要。

新教材改版后,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要求很高,而且考试也会需要大量阅读,所以要重视课本中的和大人一起读”的环节。

小学是布置的口头作业,就是由家长带着娃娃阅读、体育锻炼等,但不要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口头作业一般是要求在群里或者APP上去打卡的。

现在电子信息化,娃娃的课程也是丰富多彩,每个家长手机里至少1个打卡APP,这里也是家长每天的必打卡之地。

想想我那个时候每天跟娃娃一起数数,一起讲故事,拍拍小视频,每天反复说着I have a pencil,I have a ruler,I have a book……”,现在脑壳里都还是魔音绕梁啊。

这些作业看起来可以10分钟就全部交差,但辅导起娃娃来做可能花2个小时都觉得不熟练。

因为娃娃不认识汉字也不认识英文,别说要背单词背句型,读汉字了。就连拼音都看不懂,题目都读不懂,好吗?

网上有很多辅导娃娃作业的视频,开始和很多人一样都不相信,觉得是视频效果,后面发现:真的豪不夸张!

每天回到家的心态就是四个字:逐!渐!崩!溃!

想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又想要保证娃娃9点入睡,7点起床,晚上这几个小时恨不得时间论秒计。

这几年提倡给学生减负,娃娃需要动手写的作业是少了,娃娃减负了,但更多的口头作业让其实让家长增负不少,想想当年,我自己上学都没这么勤奋过吧。


还有就是 接娃娃放学的问题 ,建议家长们提前想好办法。

成都一般小学放学时间是下午3:30-4:00左右,但这个时间点正是大家都在上班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去接娃娃放学。

当然,今年上半年成都教育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学校执行课后服务的政策。

政策规定小学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课后服务,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课结束后至18:00。

就目前的消息看,很多学校是开展了这个服务,确实让很多娃娃没人接的情况得到一些改善,不过对于下午6点才下班的家长来说,确实没啥用。

所以如果6点才下班的家长,参不参加课后服务都接不到娃娃。那就还是只有以前的几种方法,要么家里老人来接,要办就是报班,报校外托管班或者报社区少年宫。

校外托管班的老师在娃娃放学后,统一接到托管班,娃娃可以在托管班学习、完成作业、吃饭等,等到家长下班后,再来接孩子回家。但很多机构并没有取得资质,食品卫生条件、老师辅导水平也令人担忧,价格却不菲。

很多家长还担心孩子太小,自制力不好,有的老师不负责任,在娃娃做作业时,会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且现在更注重亲子互动,家长要更多的参与到娃娃的教育中。还有就是托管后娃娃的安全也是个问题。

社区少年宫也是专门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没人照看问题成立的。不过它是由街道、学校、家长、社会专业机构共同参与,除了解决放学无人看管、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为学生提供特色教育和托管服务。

社区少年宫的课程一般是兴趣类为主,比如篮球、表演、街舞、主持、围棋、中国舞等等,当然报不同的课程也会收取学费和材料费,每种兴趣班费用不同,但价格相比专门报兴趣班会便宜很多。

还有部分家庭,在没有人接送娃娃,又不放心娃娃的学习和安全的情况下,很多妈妈放弃工作,做全职妈妈。这样时间要充裕一些,但是也有不少的烦恼。

首先家庭经济会收到影响,有时候还会被家人嫌弃,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小编还是觉得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要足够优秀,而不是以爱之名,给娃儿所有的一切。

一年级的娃娃还没有适应学校的纪律,上课管理很难,小朋友说上厕所就要上厕所,说饿了就要站起来去吃饭。

娃娃不能完全记住老师交代的事情和布置的作业。老师每天都要在微信群、QQ群里布置当天的作业、明天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学生们每天的视频、录音,老师都要一一点评、回复,还要随时在微信回答家长的提问。

娃娃每天的课堂表现情况,老师也需要在他们的书上做记号,让家长了解娃娃每天在学校的情况。

根据经验,老师的值得表扬就是做得好”的意思,加油就是课上表现孩子还需要努力”。

对一些问题严重的娃娃,老师还要抽出时间跟家长单独沟通,还要备课。一天下来,老师也是筋疲力尽了。

所以,最后一个建议:

和老师合作,配合教育娃娃,帮助娃娃过渡一年级。

有的家长认为娃娃的学习是学校的事,对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心生抱怨,认为这是学校在转嫁责任。

其实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庭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年级是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家长帮助娃娃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今后的路就越走越顺。

对于一年级的娃娃来说,激发和保持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花时间是必须的,现在不花时间,可能就要一辈子围着娃娃转。

最最后,作为过来人,在给家长喂点鸡汤。面对娃娃上一年级的各方面的变化,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更要关注娃娃的学习过程中的状态。

经过实际经历,和很多一线老师的说法,小学初期这样紧张的节奏会持续一段时间,等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切就都会步入正轨了。

家长们,吐完槽就继续努力,坚持吧。

也许一代人比一代人强就是这么过来的!

希望所有爸爸妈妈和娃娃都能顺利过渡幼升小,

也希望我的建议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信息来源于父母帮(作者:小雅老师)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读资讯、刷视频、找机构、选课程、请家教,上学乐帮APP!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学乐帮”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