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有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聊天小组,中国父母是出了名的宠孩子,都是恨不得把心都掏给孩子,怎么会被孩子贴上祸害的标签呢?

渴望被人理解,是每个人的本能,尤其是孩子。成年人也许已经百炼成钢,年少孩子的心却还稚嫩得很。就像人需要氧气才能呼吸一样,儿童也需要同样的环境来成长。遗憾的是,成长经历各异的父母却常常难以理解孩子,没有与孩子同调,反而常常以过来人的经验教育孩子,殊不知,这些经验”有时候就是祸害”孩子的根源。
父母觉得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小楚的父母在小楚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小楚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
有一次,她想爸爸妈妈,一个人坐着发呆,爷爷奶奶却骂她懒;爷爷奶奶常常当着亲戚的面讲她不懂事,带着她是负累。
高中时,她有一次晚自修迟到,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当众打了她几个耳光。她打电话向千里之外的妈妈哭诉,妈妈的一句肯定是你自己没按要求做”,让她万念俱灰
小杨很想逃离,却无处可去。记忆里每一件让她伤心的小事”,现在想起都让她忍不住流泪。
转眼间,小楚考上大学。成为家里几代人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家里人都为她骄傲,但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心理普查中,小杨却被诊断为中度抑郁,转到医院的结果更糟糕,被诊断为重度抑郁。
学校建议小杨休学!得知消息后,小杨的父母既吃惊又害怕,怎么可能?家里没少她吃,也没少她穿,她又没遇到过什么大事,怎么就抑郁了呢?” 父母的态度,让小杨更加郁闷,她在心理咨询室里,当着心理医生的面,愤怒地哭喊:我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抑郁症?!

小楚的父母永远不会明白,成年人眼中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崩地裂的大事!因为那些小事,父母一次次觉得是女儿不懂事、胡闹,结果就是一次次轻描淡写地处理,甚至从来都不问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从来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感受。越是这样,孩子越是愤怒,一次次的积累,时间长了就容易变成抑郁。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孩子的每一次诉说,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而父母的每一次不同回答,都会给孩子添上新的负面情绪。在孩子面前,父母是强者。面对孩子的幼稚和无知,父母往往会着急,会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他们慢慢发现,孩子变得不跟他们说话了,却对原因浑然不觉,统统归结于叛逆。
殊不知,孩子只是将心门上锁了,这层层叠叠的锁,还是他们亲自递过去的,每一次不同调的批评、指责,都是一把锁。而有心事无处可说的孩子,缺乏了情感的支持,相当于失去了监护,遇到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事情,很容易走上极端。

做父母的,如果能和孩子保持同调,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即便事情本身让他们有愤怒、抑郁、恐惧、震惊、哀伤等负面情绪产生,但在父母的安抚下,负面能量就能及时释放,不至于在体内郁结,酿成心理疾病。
做父母不容易,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更加不容易。孩子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就是父母最大的福气,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愿天下每一位含辛茹苦的父母都能培养出聪明健康、懂得感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