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到底该不该补课?一名10年补习班老师:每天8节课,最晚11点上课

前段时间,本身职业就是老师的一名家长,因为在家里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功课,被一名其他家长实名举报,认为这违反了教育部明令禁止教师补课的条例,要求严格处理这名老师。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明摆着的强词夺理,一方面也有人引申讨论,补课一直命令禁止,但是对大多数普通家长来说,自己无法辅导孩子,也不允许老师补课,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到底该不该补课?一名10年补习班老师:每天8节课,最晚11点上课

王老师曾经是一名公立学校的数学老师,在十年前选择辞职成为一名专职辅导老师。在王老师看来,现代整体社会竞争加大,许多家长跟学生都陷入到一种焦虑中,想要为自己赢得筹码,就只能逼自己、逼孩子、逼老师,寻找更多的方法,让孩子有一点优势,所以才导致当下辅导机构的层出不穷,甚至发展得愈演愈烈。

曾经有人统计过,在海淀区的家长,要想培养一名孩子,仅在幼儿园、小学期间,额外交出的补习班费用,大多在20万左右,甚至上百万的也不少见;而这样火爆的教育投资,让王老师在寒、暑假这类旺季”期间,平均一天能上8节课,晚上11点上课的经历,也非常多见。对于补习班老师来说,一只羊也是喂,两只羊也是赶,所以学生越多,跟教课质量高低,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别,而有的家长抱怨孩子进步不大,其实主要原因不在老师身上。

到底该不该补课?一名10年补习班老师:每天8节课,最晚11点上课

在王老师看来,现在高考拼的不仅是课堂45分钟学到的知识,其实有相当大一部分,考察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多练、多学、甚至是多写,报补习班无异于对绝大数家庭来说,是最优化的选择。有人会问,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是一样多学才能考进去吗?王老师直接戳破了那层幻想: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本身的天赋以及习惯,其实都远远的超过同龄人,即使不上补习班,也能保持成绩。

补习班与其说是对孩子本身一种能力的提升,不如说是缓解家长焦虑的一种途径。繁忙的工作,不足的能力,周围家庭的比较,都让家长对孩子的功课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焦虑感,而也只能依靠其他途径来弥补孩子本身的不足,加强孩子自身优势。

到底该不该补课?一名10年补习班老师:每天8节课,最晚11点上课

王老师认为,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渐拉大,两极化的教育结果会更加明朗化,而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以及想要改变现状的急迫感,都会成为助推这类辅导机构持续发展下去的推动力,毕竟在当下,高考是一种更为公平的开始新命运的方式。

精彩文章回顾:

每1718人有1人能上清华北大,而平均每50考生4人可上一本(重本)

粗心是性格原因?衡中数学老师:我用3个技巧,解决学生粗心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8-15岁,请重视1个科目学习!不然很难考上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