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本文为雪妈育儿原创作品。

成年人大多都经历过青春期之后的叛逆,实际上在宝宝两岁的时候,也会有一个幼儿的叛逆期,在这个叛逆期是妈妈最难熬的日子,也是孩子性格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对待幼儿的叛逆期时,家长一定要谨慎。切勿被孩子的各种行为打的手足无措,乱了方寸。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2岁孩子嫌弃饭菜差,直接倒在地上

2岁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这个时候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尤其是面对喜欢用哭闹来表达情绪的孩子,都会让家长焦躁不已。

小韩今年已经两岁了,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妈妈晚上下班的时候,来接替爷爷奶奶的工作。最近小韩的改变让妈妈非常的头疼,总是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怎么管教都不听。

妈妈平时对小韩的照顾不多,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带,对孩子非常的宠爱,所谓隔辈亲,孩子被宠爱惯了,只要稍微不顺心就会发脾气。

这天晚上,妈妈做了饭菜给小韩吃,可是小韩看着饭菜一点食欲也没有,直接就把饭菜倒在了地上,还在一旁开心的鼓掌。

一旁的妈妈哭笑不得,耐心的对小韩说:不吃可以,但是不可以扔在地上。”可是小韩根本就不管妈妈说什么,开始大闹着要出去吃,一家人都还没开始吃饭,小韩就开始闹腾,妈妈觉得小韩无理取闹,举起巴掌就想揍孩子。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这个时候,奶奶放下筷子说:奶奶带你出去吃。”对于奶奶这种无理由宠爱孩子的做法,妈妈劝阻过,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一次次的纵容之下,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差,一不顺心就哭闹,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更是不尊重孩子之间的规则,经常打架,这个小霸王”,也成为了妈妈最近的烦心事。

孩子可怕的两岁,一般存在这三种特征,让家长手足无措

两岁是孩子性情的分水岭,两岁之前的孩子大多都听父母的。可是两岁之后,孩子的自主意识萌发,就开始尊崇自身的想法。

1、逐渐有了反抗意识

两岁的孩子,其实就是一个短暂的幼儿叛逆期”,这个时候,孩子有了自我的意识,当家长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孩子就会通过反抗,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时常会对父母说不”。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2、拆家

有了孩子之后,家长会发现家里总是丢”东西。明明放在这个地方,但总是突然间就不见了。家里不管再怎么收拾,总是乱七八糟的,如果贴壁纸的家庭,可能壁纸上也都是孩子的大作,孩子在家里,宛如拆家公司”般存在。

3、发脾气

乱发脾气也是可怕的两岁最普遍的特征,一言不合,孩子就会暴躁,发脾气。只要稍有不满意,孩子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会让家长很焦躁,有时候甚至会忍不住动手。

家长该如何做?

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非常多面,思维和情绪的方式都不对,还没有学会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所以家长应该理性对待。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1、建立沟通和双向选择

通过良好的沟通去取代对孩子的大吼大叫,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无理由的发脾气,哭闹时,总会通过吼叫或者暴打来压制孩子,这种方式很明显是不对的。

家长可以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明辨是非,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当孩子不知道该做什么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些双向选择。比如一会儿是玩玩具还是看书,孩子有了选择之后,思维的发展也会更清晰。

2、转移注意力

有些孩子发脾气时非常的执拗,父母必须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的沟通也是徒劳,这时候家长可以通过新鲜的事物,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制定规则,全家共同遵守

孩子两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在规则里进行活动,比如几点可以看电视,几点开始玩玩具,家庭成员共同遵守。通过制定这样的规则,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的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这三种方法,让宝宝的2岁不再可怕,却被很多家长遗忘了

当孩子到了两岁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开始头疼了。明明乖巧可以的孩子,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不听话了?这个时候的孩子,总是不按常规出牌,而且还不受管束,因此家长正确的引导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建立平等的沟通。最重要的还是要趁着这个时期,给孩子树立规矩,建立规则,让孩子在规则内成长。告诉孩子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快速摆脱2岁的可怕时期。

我是90后新生代宝妈,关注我,学习最先进的育儿方法,了解最新鲜的育儿资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您科学育儿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