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很多刚听说蒙特梭利教育”的朋友,经常会有一个疑惑:蒙特梭利育儿法是什么?

如果要用长篇大论来论述蒙特梭利育儿法的好”,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那么,就用一句话来帮助大家感受一下蒙特梭利育儿的思想——

Mom, help me do it myself !「妈妈,帮我,让我能自己做!」

准备适合孩子环境(材料/工具等),教他们如何做之后,让他们自己做,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再协助他们完成。

这,就是蒙特梭利育儿法的核心思想,致力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性、秩序感。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蒙特梭利还有另一句很重要的话: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帮他做。」

此处有2个重点:首先,是"孩子觉得"而不是"你觉得",中国的父母大多"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认为"孩子太小这个不行那个不给",但实际上孩子与生俱来很多潜能,早期激发更能创造无限可能。

其次,千万不要帮他做”也是中国父母通常会犯的行为误差。蒙特梭利教导成人需要善于观察,只在孩子真正做不了需要帮忙的时候才插手。

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物”,因为帮他做了其实是在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剥夺他建立自信的可能。

每个人的技能和自信,都是通过一次次练习得来的。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我们称蒙特梭利育儿法为生命的协助”,纯正的蒙特梭利幼儿园正是谨遵这种教学理念。

那么,问题又来了,很多家长朋友会进一步提出疑问——

蒙特梭利幼儿园到底长什么样子?和普通幼儿园到底有什么不同?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蒙特梭利幼儿园到底长什么样子?

环境和班级设置

NIDO班(年龄:3个月到会走路)

分为4个区域:身体照顾区、活动区、进餐区、睡眠区;

IC班(年龄:会走路到3岁)

分为4个区域:日常生活区、手眼协调区、语言区、情绪表达区

CASA班(年龄:3-6岁)

分为5个区域:日常生活区、感官区、语言(包含或独立科学文化)区、数学区、情绪表达区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上:IC班,下:Casa班,教具与区域不同▲


教室情景

远看

适合孩子身高的柜子桌椅、整齐的教具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近看

孩子们坐在椅子上安静工作,操作教具"认真工作"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在蒙氏幼儿园,老师通常是在旁边观察孩子,在孩子需要帮助时进行指导,一对一给孩子展示教具。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这就是一个蒙特梭利教室的样子,孩子有高度的自由和自主性,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并在这种特别设置的环境中吸收和学习。

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在0-6岁是有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在这个阶段,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在环境中学习知识。

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所有的科目都是同样的道理——孩子通过自己与特意创造的环境频接触,就自己学习到相应的知识。



蒙园与传统幼儿园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教学理念的不同

传统教育是习惯统一用相同的标准来进行几十个孩子的集体教学——教师讲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这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相同。接受能力弱的孩子,会慢慢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而能力强的孩子也未必能按照自己的潜能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认为要给孩子一个不教”的教育——将教育的主体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教育的主体。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教师作为辅助者,重视孩子,不断发现孩子的特点,了解什么是孩子感兴趣的、什么是孩子想学的,并顺着这个方向加以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独立自主、有秩序、爱创造的习惯。

在蒙氏幼儿园,基本原则是追随孩子”,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

教学方式存在差异

虽然普通幼儿园也开设了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但是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上依然走的是传统路线:一个老师在上面讲,众多孩子在下面听,至于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其实根本无法考量。

在蒙氏幼儿园中,是以自由工作”代替传统课堂,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给每一个孩子设计课程和进度,采取因人而异的个别化和小组化教学方式。

无固定的上课地点,任何东西也都有可能成为教具,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工作。

孩子们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培养独立人格,整个教学中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更加自由的学习知识,从而保持学习的热情。


班级编制不同

普通幼儿园大多是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班,一般分成大、中、小,而且在入园年龄上会有相应的限制。


蒙氏幼儿园则是采用混龄制编班,混龄教育使得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和营造出家的氛围。

在这个社会化的大家庭中,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孩子更早地体验真正”的社会生活。

教学用具不同

在普通幼儿园中,更多以教师的教学为主,教学用具也只是按照每节教学活动需要的来准备,材料之间并无更多的关联和逻辑性。

在蒙氏教育幼儿园中,蒙氏教具是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孩子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教具来了解并接受知识,这些教具在设计初期就具有错误的控制能力,每一区域的工作都在为孩子的其他各方面发展做准备;

比如日常生活区的倒水的工作,手部肌肉控制的练习,间接也在为孩子书写做准备。这样以儿童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思考、自我纠错和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

教师区别

在普通幼儿园里,通常老师在发现孩子一些错误行为时,会立刻进行纠正,由老师的标准判断对错,讲什么孩子就要学什么,没有给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

而蒙氏教师是尊重孩子内在的自我发展过程,不会过多干涉和纠正孩子行为,他们要做的是通过示范和环境、材料的提供,来帮助孩子自己认识,并自我完成纠错过程。

蒙氏教师需要做的,是去追随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跟从他们,教师主要扮演以下角色:观察者、环境创设者、指导者、家园合作的联络者。



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干什么?


孩子在蒙特梭利幼儿园都在干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4分钟的视频(关注后可在作品中查看),记录了一个4岁男孩一个早上的学习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写字、画画、拼图、数数、记单词等,所有动作都是非常流畅且有秩序,操作完教具都会自己放回去,自己吃饭和劳作,相当独立。

孩子在蒙园上午一般是工作”和主题团讨,午餐午休前后会安排户外活动,同步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


蒙特梭利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特色何在?

▲深圳蒙特梭利·天使之家一周课表▲


蒙氏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灌输爱与自由,规则由孩子协同制定和遵守。蒙氏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通过专业且系统的方法,让孩子独立"做自己"。

相信这篇文章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蒙特梭利教育,蒙氏教育的魅力需要深深体会,如果你也感兴趣或者认可,CMI0-3蒙特梭利主教认证课程,为你打开广阔的蒙氏育儿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