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唐县东市庄村发生一起十分令人痛心的意外事故。一名刚满周岁的幼儿误将手中固体食品吞下,造成异物气管卡喉,短短几分钟失去了幼小的生命。这次意外事故令人惋惜的同时,也向家长们发出了警示:提高警惕,杜绝悲剧发生。
8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儿童医院感染消化一科。主任赵瑞芹将一个托盘拿了出来,托盘中摆放着磁珠、电池、钉子、纽扣、钥匙、棒棒糖棍等众多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都是近两年我们从儿童消化道取出的东西。”赵瑞芹说,吞食幼儿的年龄小到只有七八个月,大则3岁到10岁不等,仅过去的两个月就接诊了多例吞食异物病例。
这些物品中最危险的要数纽扣和电池,电池中的电解液流出会对食管和胃造成腐蚀,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医院感染消化一科主治医生石伟娜说,其次就是有磁性的东西,如不能及时就医,危险性也极高。8月19日,一个7岁男童不小心将4颗磁珠吞下,始终不敢告诉家长,直到一周后腹痛难忍才来就医。这类物品有吸力,对手术的技术要求很高,我们当时制定了三种手术方式应对突发情况,所幸手术顺利,最后成功将吞食异物取出。”石伟娜说。
石伟娜提醒家长,气管、消化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好奇心强,发现什么都想放进嘴里品尝一下;另一方面也与婴幼儿发育不成熟有关。每位家有幼儿的家长都应该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如海姆立克急救法”。除此之外,发生意外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惨剧发生。更重要的是,家长应时刻做好看护,将危险物品等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从源头上避免和杜绝意外发生。
扩展
知识延伸
针对1岁至3岁婴幼儿的急救方法:
1、让孩子面朝下趴着,用手托住孩子或是让孩子趴在腿上,头稍低一点,注意要给孩子的头颈部一定支撑。
用手掌根部拍打孩子背部两肩胛骨之间5次。切记不能把孩子的脚提起来倒吊拍打,这样容易造成颈椎受伤。
2、如果异物没有排出,立即让孩子仰躺在桌子上或大人腿上,用双手食指和中指放在孩子的胸廓下和脐上,快速压击5次,但一定要注意力度。
3、上面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此外,一岁以内的婴儿只能用拍背压胸法,不能用背后站立挤压的方法,施以强大冲击力很容易造成婴儿内脏损伤。
针对3岁以上儿童的急救方法,只需记住剪刀、石头、布”三个步骤。
剪刀:孩子肚脐上2指;石头:用手握住拳头顶住2指位置;布:用另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后上方冲击5次,直到孩子把异物咳出。
另外,无论采用何种急救法,拍击都会对幼儿的内在脏器造成伤害,自行急救后仍要及时就医。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