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8岁儿子:我的胆子只够到一楼电梯口!- 怎样平衡好安全教育的度

周末围棋课,把孩子送到门口后我和他商量:一会妈妈下课后来接你,这里不好停车,你自己走到马路边来找我行吗?”孩子果断地拒绝:不行,你要到一楼来接我,我的胆子只够到一楼电梯口!”我被孩子的话逗笑了,叹了口气:那好吧。”

01 入脑入心式安全教育

孩子的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安全意识必须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我防护,一项都不能少。我坚定地秉持这一理念并身体力行。从孩子牙牙学语就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宣教,到幼儿园、入学,各种案例、图片、故事,孜孜不倦地讲啊讲,不曾间断。几年下来,效果很显著。

孩子基本不会闯什么祸,做事之前也会问自己:这样安全吗?”有时候还会提醒大人:这样做不安全!这么做有危险!”我一直觉得这样很好,直到听到那句我的胆子只够到一楼电梯口”的话后,脑子里咯噔了一下:对一个二年级的8岁男生来说,是不是有些缩手缩脚了?”

随即,以前没有看到的问题开始井喷式出现,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低于同龄人,很多我们看着很好玩的事物都不想试、不敢试、不去试,胆子很小,性格相当保守。

当安全意识从小灌输,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后,我的孩子成了个缺乏勇气、行为保守,求稳有余、求新不足的孩子。

如果我对安全教育没那么身体力行,我的孩子遇事会不会多一些冲劲?

02 放手式安全教育

同事家的孩子完全是另外一个类型。

同事是典型的放养式家长,孩子从小就是野外放养模式,什么事都自己做,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在外面玩,时间到了肚子饿了就回家了。

我感叹之余自问实在是做不到,忍不住问她:这么小的孩子,搞丢了怎么办?磕了碰了怎么办?”同事一脸的放心:我们的电话他都知道,丢不了。磕了碰了也再正常不过了,这次摔了,下次他自然就知道,怎么样才不会摔了。”

同事的孩子正正常常地长大,二年级已经开始自己坐地铁上下学了,并且凡事都愿意去尝试,还要第一个去试,长成了一个充满勇气、愿意尝试、开放求新的孩子。唯一的问题是,三天两头的会闯一些小祸,让同事时不时地被找家长。

如果同事的安全教育没那么放手,她家的孩子会少闯一些祸吗?

03 万事难两全

天底下的矛盾大都来自多的太多、少的太少,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刚刚处于平衡点,不多也不少的,那是完美,一般都遇不上。

孩子的安全教育该怎么抓,该从小叨叨叨、让他入脑入心,还是全然放手、放养式自然教育,其实都不好说,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因孩而异,根据孩子的性格来选择安全教育方式,少说教,多引导。

在因材施教之前,有一项最关键的是,帮孩子拉好安全底线。拉红线这码事从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1. 让孩子熟背父母名字及家庭地址。这个地址包括省、市及小区。

2. 让孩子熟背父母的手机号码及住宅电话号码。住宅电话号码包括区号。

3. 教会孩子使用各种报警电话。

4. 教会孩子远离电、热水、厨房带火设备及阳台的栏杆。

拉完红线就可以着手下一步工作了,方法主要有两种,因势利导和将勤补拙。总结起来就一个词——扬长补短。

1. 对于爱玩爱闹的孩子,就放他去玩,但必须先加强升级版禁令的下达。放手去玩的情况一定会增加安全风险,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什么是不能碰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比如不能在倒退的车子后面跑,不能随手玩扔石头的游戏等等,落实外出的升级版禁令。

同时,早期还应该配合陪护,父母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充分观察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程度,在有效的确认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如此双管齐下,防止孩子意外受伤等危险发生。

2. 对于爱钻研爱探索的孩子,就多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兴趣。这类孩子爱自己琢磨,看着饮水机好玩,就动手去摸一摸,按一按。这时,家长先不要急于讲道理,孩子听不懂那些规范的大道理,家长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比如:小兔和小熊比赛,谁是用饮水机的高手啦等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把这类危险行为的危害潜移默化地说出来,孩子也会更乐于接受。

3.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就多用安全游戏的形式增加孩子的体验感。在亲子游戏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加大同伴游戏的力度,让孩子在同龄人的群体里更多地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同时,如果孩子愿意一个人独处,就放他去独处,不要硬性催促、推动甚至逼他去玩、去冲、去体验,这样可能反而会加重孩子对这类行为的回避。

因势利导,扬长补短的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做好不同重点的安全教育。

如婴儿期就重点培养孩子对环境及看护者的信任安全;幼儿期重点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安全的自主感;青春期就重点陪伴孩子度过身份角色认同危机、培养自主意识等等。

以上种种,都是为了最终达到这样的目的:

把安全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独力判断,自主应对!

最后,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因为我们曾经的选择方式而造成孩子现在的样子,时间不能回头,教育没有回拨键,谁都不知道如果当初我们选了不一样的方式,现在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

他会变得更好吗?谁都不知道!

所以,无须后悔也不用懊恼,因为后悔和懊恼没有半点用。只要我们是用心来教育,用爱来陪伴,相信孩子一定能安安全全地长大,长成孩子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