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给孩子报了好几万的兴趣班,却忽视了最该培养的爱好

给孩子报了好几万的兴趣班,却忽视了最该培养的爱好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去学拼音、学外语,培养舞蹈、画画、钢琴等各种才艺,而往往忽略早期阅读。

对于早期阅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都不认识字,怎么能阅读呢?阅读不能给孩子带来乐趣,还不如上学后再让他读书。

另外有一种家长是特别关注孩子的阅读,要求孩子每天必须要读多少书,要背各种故事,古诗词。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那么,什么是早期阅读呢?

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早期阅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又应该如何实施呢?

给孩子报了好几万的兴趣班,却忽视了最该培养的爱好

早期阅读主要是给婴幼儿读故事,按照书本上的文字,一字一字给孩子读。

有家长可能会说:我们通常都是给孩子讲故事,怎么变成读故事。

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给他读或者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孩子的理解,同时还能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一位妈妈说,她一直都重视女儿的阅读,以读的方式给孩子讲故事。

从孩子一岁左右就开始天天给孩子讲故事,也不知她是否听懂了,但孩子喜欢听,明亮的双眸入迷地盯着妈妈的嘴和书,不哭不闹的。

等她稍大一些能听懂后,就不断地要求妈妈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一遍地听。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在不经意中认识了很多字,丰富了语言词汇,孩子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且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书读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学习上始终轻松,各门功课也很优秀。

总的来说早期阅读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阅读能开阔孩子的眼界。

书是孩子了解这个世界最便捷的方式,因此当孩子被抱在怀上,还在牙牙学语时,通过读故事,他们知道了各种动物、植物、颜色……各种身边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书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如果孩子喜欢阅读,爱看书,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也许能在书中找到一部分答案。

有教育专家说:80%的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

其次,阅读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快乐。

当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孩子在父母温柔的抚触、轻声的言语、深情的眼神下,不仅能深深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怀,爱”更在共读中成长,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

第三,阅读能让孩子思想成熟,形成价值观念。

孩子从阅读中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进程,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第四,阅读能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人说:所有学习的基础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

给孩子报了好几万的兴趣班,却忽视了最该培养的爱好

那么早期阅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当然是越早约好啦。

有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已提前至零岁开始,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期,1—3岁是孩子学习语言发音的关键期,2—3岁是掌握基本语法和语句的关键期。

大部分孩子在12岁以前,其倾听理解能力要比阅读理解能力强。

在关键期内,大脑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以建立和稳定脑的结构,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早期阅读是他们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效刺激物,有益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因此,家长如果每天花上半个小时和孩子一起阅读,那么孩子就能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早期阅读不是为了记住多少故事,背多少古诗词,不是一项任务。

而是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

对于早期阅读,家长应该明白:读书就是放松享受,读书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孩子们读书仅仅因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