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虽然妈妈们会比较辛苦,但只要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就算付出再多也是开心的。但最怕的就是娃娃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说发育落后于同龄人……
孩子总是手脚无力不能走路、 几岁还不会说话、#长不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做家长最不想看到的。因此为了让各位朋友能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这些糟糕情况的发生,我简单的将发育分为:运动(运动又细分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生长3个方面,大家可以仔细对照看看自己孩子#发育#是否正常。
大运动啥叫大运动呢?大运动就是指大肌肉群一起参与的运动。主要是指头颈部、躯干、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就比如说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而且要注意每个运动发育都是环环相扣的。

0-3个月:抬头踢腿举胸
一般宝宝在满月的时候就能够在趴着的时候短暂的抬起小脑袋,到了2个月,差不多能抬起45°,而到了3个月或4个月,基本上就能抬起90°。
3-6个月:会慢慢翻身
这个阶段,俯卧的宝宝已经能够自由抬头了,还能坚持一小会儿呢!他的上半身力量逐渐加强,还能有意识踢踢小腿,伸伸小手。一用力,宝宝就能从俯卧翻身成仰卧。当然还有小部分宝宝,是先学会从仰卧再学会俯卧。
7~10个月:渐渐学会通过爬行去探索世界
一开始可能只是手和膝盖乱蹬,但慢慢地,他就能找到自己的爬行节奏。

10-12个月:慢慢学会站立
有些宝宝站得早,八个月就会了。有些宝宝却要到一岁左右才学会站。但如果宝宝过了1周岁还不能扶着站立,就需要带他去医院检查看看了。
1岁-2岁:学会走路
9~15个月学走路的宝宝都属正常。如果宝宝18个月还没学会走路,那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刚开始学走路,宝宝还不太能掌握平衡,所以他们通常会用双手帮助自己找平衡。扶着东西走,比如沙发、茶几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等到宝宝两岁左右,就可以走得很稳当了。不过上下楼梯对他来说,还是算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再多加练习。
3岁以上:能单脚保持平衡1秒以上
能够跳过地板上的一张纸,上楼梯时会换脚,会骑小三轮车。为了让大家能更精准的进行对照,这里分享一张世界卫生组织6项大运动发育时间表。

我们再来看看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它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包括指尖抓握、握力、左右对称的小肌肉协调、手眼协调、手腕旋转、手腕稳定、手指灵活性和拱手能力等8项技能。
精细运动发育好,不仅宝宝更聪明,同时也为今后入园和#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幼儿园用剪刀做手工,小学用铅笔写字等等。家长们可以通过下面2张图,了解每个阶段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特点。


语言是互动学习的基础,同时也与宝宝的#智力#、注意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感统能力等密切相关。
下面给家长们分享一张宝宝0~3岁的语言发育规律图。内容摘自《美国儿科学会》。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宝宝各个阶段的语言特点。

如果家长发现:
★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或者只会说简单的词语;
★3-5岁之间仅仅掌握不到10个词,说话令人费解,词汇少、说话很幼稚,比如用汪汪代替狗,用喵喵代替猫等,说话断断续续,发音含糊不清。
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语言检查和康复评估。
颅脑损伤、智力落后、听力障碍、自闭症、构音障碍等情况,都常常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
生长除了宝宝的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还需要关注生长发育,它包括了身长、体重、头围及囟门的大小。就比如:
身高方面:新生儿平均身高50cm,第一年快速增长,1岁时75cm,1~3岁,身高增长速度为每年8~10厘米;以后直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5-7cm。

体重方面:足月新生儿平均体重3kg;4-6月,每周增加130g;7-9月每周增加80g;10-12月每周增加75g。
1岁时体重达出生体重的3倍,2岁时出生体重的4倍。2岁以上平均每年增长2kg。如果宝宝身高、体重、头围的测量全部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正常平均值,说明孩子出现了发育迟缓,比如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于消瘦。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排查了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这里,建议大家给宝宝画一个生长曲线,记录宝宝的身高体重及其变化趋势,如果出现异常就要及时咨询医生。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身高、注意力、智力落后、感统、发育、 生长、宝宝、宝妈、家长
还有更多问题,可以留言咨询我哦,空闲时我会尽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