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重要提醒!三岁前,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

赫克曼说:孩子早期教育不需要投入很多钱,最昂贵一流的幼儿园,远不如父母亲力亲为的教育!”孩子现在四个月了,家里老人经常跟我说:城里的生活压力那么大,等孩子断母乳了,不如我们把孩子待回老家,趁我们还有力气,帮你带几年,你好专心做你的工作,打拼你的事业……”

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母爱剥夺实验”:

研究者把刚出生不久的小猴放进了一个笼子中养育,并且用两个假猴子来代替猴子的妈妈,一个猴子妈妈”由铁丝缠绕而成,触觉冰冷,但是它的胸前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奶头,只要小猴饿了,就能从中吸出奶水;另一个猴子妈妈”由绒布做成,笑容可掬,有着柔软而温暖的怀抱。但可惜的是它的乳房里吸不到奶,没法给小猴们提供任何的食物。

按照有奶便是娘”的说法,大家都会以为小猴们会更喜欢第一个猴子妈妈”。然而研究者发现,只有饿的时候,小猴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妈妈”会给小猴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但是,毕竟这个绒布妈妈”仅仅是触觉柔软、笑容温暖,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妈妈,无法给婴儿时期的小猴带来真正的母爱。后来,研究者把长大了的猴子们放回到猴群中,发现这些从小缺乏母爱的猴子,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发情期也不会懂交配或拒绝交配。即使人工受孕生下了小猴,它们也会残忍地虐待自己的孩子、或直接咬死。

哈洛的这个实验有点残忍,但是给了人类很多启示,并颠覆了传统的育儿观念。在此之前,人们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父母的陪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大家都以为养育孩子,只要保证孩子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但是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一个有智力有情感的生命,会本能地渴求父母的肌肤之亲、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以及轻柔的话语。这些因素,都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孩子能从父母的陪伴中得到充足的安全感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是孩子拥有健康人格的基础。否则,等到孩子长大了,再想来弥补她内心的空缺,这时已经迟了!

之前曾有人提议产假最好能放三年,因为孩子的三岁前是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更多的妈妈的陪伴。通常,孩子会选择妈妈作为那个对象。宝宝三岁之前,妈妈全职陪伴的重要性一生中都无人能及!爱孩子就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最重要的三年,做最重要的事!诚然,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有些爸爸妈妈不得不和宝贝分开,也只是想趁自己年轻,多拼一点,让孩子接下来有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很可能搞错了什么才是对孩子更重要的。我们以为,爱孩子,就要让他住更好的房子、上更好的学校、穿更好的衣服鞋子……不!这些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只是浮云。反而看不见、摸不着的爱和关注,才是孩子真真切切需要的!扪心自问,我们为老板卖命打工或者自己拼死拼活地创业,三年后就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了吗?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飞涨的房价物价,只会让3年后的我们更加望尘莫及。然而,把握好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这3年,给予她最真切的陪伴,这才是最有价值的3年!否则,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甚至让孩子的身心发展出现问题,这才是最让我们追悔莫及的。

说个很简单的对比,我的侄儿是在哥哥嫂子的陪伴下长大的,今年三岁了,孩子善良活泼可爱,能说唉唱,与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一看就有明显的区别,多了几分体贴懂事,少了几分执拗。所以,建议各位宝爸宝妈们,如果可以克服,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长大,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