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开始,读绘本已经是育儿圈里流行的一种类似网红打卡的习惯。
每天刷朋友圈,一定见到几个爸爸妈妈在晒今天给娃读了哪些绘本,或者孩子看绘本的样子。
阅读绘本的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也看得出家长们从小给孩子灌输阅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一定是一个好的预兆。
但是!敲黑板划重点来啦!
同样是读绘本,同样是讲绘本。
为什么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就越读越聪明,能说会道,口齿伶俐?
而对面老李家的孩子就像没读过似的呢?
经过多方研究!
原来区别在这。
那就是:请给我点个赞。
大冬瓜不会这样糊弄朋友们的,放心。
其实不管是读绘本还是育儿,讲究的就是:
引导。
一个好的引导就会将孩子大脑中的潜力股慢慢引出来,让孩子从主动思考中得到总结。
相反,一个不会引导的驾驭者,可能就没法挖掘到藏在孩子大脑中的潜力股,使孩子滞留不前,看起来就像没有进步似的。
这个事情就大了。
如何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做到高质量的引导,那就要非常注意这三个方面。敲黑板时刻又到啦!
01 阅读空间与环境大家都知道,在图书馆看书、做功课比在马路边等公共场所会更有效率。
其实就是环境在作怪。
大家都在埋头看书的时候,你一个人在耍手机,那就会被旁人当作是不入流的另类。
所以你只好选择与大家一样,静静的看书。
与孩子阅读绘本的环境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读绘本之前,一定要留心好环境的作用。
1、不要一边看电视、耍手机等一边给孩子读绘本。这样一心几用的方式是最无效的。
2、保持周边物品的摆放整齐干净或者温馨安静。
睡前与孩子一起窝在床上阅读绘本其实是最舒适的一个状态。又能增加亲子关系,又能与晚安前的温馨环境相应景。
3、选择孩子最欢喜的地方阅读绘本。
根据孩子的喜爱选择环境其实也是有助于孩子对绘本的吸收。
我们家大宝就喜欢在床上讲绘本,但是二宝就喜欢在沙发上讲绘本。
但是这也不妨碍老母亲给她们讲绘本的心。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朗读者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柱作用。
朗读者的朗读风格就决定孩子对绘本知识欲望的大小。
这好比当年学校里的幽默的数学老师和呆板的语文老师。
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全班同学愣是把数学的成绩抛到了优秀以上,而无感的语文永远在拖后腿。
可见老师的影响力之大。
做一个及格的朗读者,也许只需要文字咬清。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朗读者,那要求就不止一点点了。
1)有感情,声情并茂。
这需要家长集十八般武艺在一身了,因为绘本里的人物有好几个,需要家长一人扮演多个角色,甚至还会模仿动物的叫声。
遇到老人的角色就压低声音像老爷爷一样说话,遇到小女孩的角色就扮嫩小甜甜了,遇见哭泣的小男孩就模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
通过丰富的声音、表情、动作让孩子直接感受到不同主人公的特点,是吸引孩子继续读绘本的重要法宝之一。
2)善于发现可和孩子互动的节点
阅读绘本过程中,一定要与孩子互动,让孩子参与到其中来。
比如说阅读《好饿的毛毛虫》
互动一:星期五的时候毛毛虫吃了什么?数数看吃了几个?
互动二:星期天的时候毛毛虫都吃了什么?
互动三:毛毛虫肚子不舒服了怎么办?
互动四:毛毛虫怎么变成一只蝴蝶啦?蝴蝶是怎么飞的?
互动五:蝴蝶的翅膀有几种颜色?
互动六:毛毛虫一共吃了多少东西,有什么是宝宝吃过的呀?
如果只是你一个人从头到尾的读下来,孩子没有参与任何互动,那孩子就会跟对面老李家的娃一样,即使读了几年的绘本也跟没读过似的。
03 给予孩子的鼓励如果是刚刚开始与孩子互动,孩子可能不是会开口去描述。这些是没问题的,孩子在接受一样新动作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
1)给孩子爱的鼓励。鼓励孩子多说,多描述,多模仿。
2)适当给孩子看一些动画片开阔眼界,一集就可以,注意时间多分寸,保护眼睛。
通过动画片可以直观的知道一些动物、人物说话的方式和特点,加深孩子的印象。
使孩子回到绘本的内容来时,更能丰富的展现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3)带孩子到户外、参观游览管等,让孩子与外界的事物有更亲密的接触,增强孩子对绘本人物的了解。
当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走进绘本的丰富的知识海洋时,孩子的内心是放松的。
越在放松的状态越是会追求更多的知识,就会主动去探索更多自己想知道的一切答案。
此时,引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高质量作用,使孩子在其的灌溉下,更热爱阅读绘本,热爱表达,热爱探索书中更多的奥妙。
这时候,眼前的孩子就一定跟隔壁老王家的娃一样,聪明伶俐,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