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建立孩子规则感,杜绝孩子以“我还小”做理由,家长可以这样做

文|泡芙妈咪酱(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喝咖啡,同事跟我抱怨起她儿子强强越来越难管了。比如在孩子看电视之前同事和强强约定好了只能看20分钟,过了规定的时间孩子丝毫没有关电视的意思。
于是同事过去提醒他,结果强强拉着妈妈的衣角说:哎呀妈妈 你就让我再看十分嘛。”之前都说好了就是20分钟,怎么能食言呢?”见妈妈要拒绝,强强开始躺在地上打滚儿:
我就要看就要看!”同事被孩子吵得头大,于是叹了口气说:真拿你没办法。”便无奈地走开了。

同事说,像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孩子怎么变得这么难管了。

其实,不是孩子难管了,而是父母给孩子制定的规则太没有威慑力了,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就妥协,使得孩子内心没有建立起规则感。

可是家长一味妥协只会使孩子更加任性,因为孩子缺乏规则的约束,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

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规则,并告诉孩子遵守规则的原因,让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这些规则,在内心建立规则感。

孩子的这些行为,您注意到了吗?

孩子缺乏规则感都会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中体现出来,比如:

不遵守交通规则,即在过马路时不严格按照红绿灯的规则来走,平时不靠马路右侧走等;不遵守时间规则,即干任何事情都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规划,与朋友约定好一个时间汇合时也总是迟到等;不遵守空间规则,即总是把自己的东西到处乱放,拿出来玩的玩具不知道再放回原位置,把家里弄得很乱等;不遵守所属权规则,即未经允许就乱动其他人的东西,性格霸道等。

孩子的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孩子对于规则意识的缺乏,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因为虽然都是一些不足为道的小事情,但是累积起来却足够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小小的问题,大大的烦恼

没有规则感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却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困扰。就像玩游戏时,若是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那么就会导致队友们都没法继续玩下去,下次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时,

就会自动把他排除在外。同样,生活中事事都需要规则,若是不遵守规则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也会被众人排挤,寸步难行以至于被社会淘汰。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拘无束,不受社会规则的束缚。其实真正的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之上的,

自律的孩子更适应社会,生活会更自由。没有规则感的孩子总是习惯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来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阻碍孩子的成长,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非常不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能只在乎孩子当下的快乐,更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所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是家长爱孩子的一种体现,是每一个家长必须要做的事情。

建立规则感,家长可以这样做

1.营造和谐有序的家庭环境

家长做任何事情时都有要在内心有一把标尺,都应该制定规则,即不能够突破底线。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明白家庭中有秩序,看电视有规定的时间,写作业坐姿要正,

每天可以半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长了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就不觉得这是一种规则,但好习惯与遵守规则的行为慢慢养成了。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律,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并且能够学会自己合理安排时间。

2.父母要以身做则,树立榜样

孩子还处于一个三观不稳定的事情,他们会学着模仿父母的做法,把父母的一言一行视为规范。所以,家长若是想要培养一个有规则感的孩子就要自己以身作则。

比如,过马路时,即使有再着急的事情,即使路上没有过往车辆也不可以闯红灯;
早上闹钟响之后就不要关掉闹钟再继续睡;
制定了每天读半个小时书的计划,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打破,不能够因为工作到太晚了或者太累了而放弃等等。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才能够重视规则,在内心逐渐建立起规则感。

3.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

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中的规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并告诉孩子若是违反规则之后的后果。若是孩子违反了规则,家长也不可以得过且过,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惩罚措施,

一旦犯错不可姑息。比如,孩子看电视超了时间,家长规定超时间就罚洗衣服,那么就要说到做到,不能因为孩子还有作业没写就算了。

只有这样,孩子真正承担过一次错误的后果之后,才能够有担当,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若是孩子做了好事,也有对孩子有所奖励,做到奖惩分明。

这样,有利于孩子是非观的建立,更乐意遵守规则。

4.建立的规则不要打破

家长一旦跟孩子制定了规则,就不要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而打破,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孩子。比如,孩子和年纪比较小的小伙伴争夺玩具,家长二话不说就抢过去给了较小的孩子。

面对孩子的委屈和哭闹,家长训斥孩子:你不知道弟弟比较小吗?你就不能让着他一点儿,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很是委屈:

妈妈,你说过不可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抢别人的东西,这是我的玩具,为什么要被迫让给弟弟呢?”妈妈哑口无言。

是啊,我们总是因为一些无厘头的原因打破孩子心目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规则感,影响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也会削弱规则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

所以,建立的规则就不要打破,这样才能够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5.事前说清楚,事后不妥协

很多家长事先没有给孩子制定规则,也没有告诉孩子犯错之后要承担的后果。但是,孩子做错事之后就开始对孩子发脾气,用比较严厉的方式惩罚孩子。

孩子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取而代之的内心的委屈和难过。所以,父母一定要事先跟孩子约法三章,说清楚一切规则。

孩子若是犯了错,也不可因为孩子的请求而妥协,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不可侵犯性。

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教会孩子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孩子懂得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规矩的约束。

但是给孩子立规矩,教孩子守规则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些诱惑就忘记了规则,家长要时刻进行正确的引导。

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底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很爱你,但是这不是你漠视规则的理由。

今日互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您了解了吗?欢迎评论分享

————————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只有父母强大了,才能接纳孩子的错误。请让我陪您一起在这场修行的道路上越来越强大!

我是泡芙妈咪酱,关注我了解更多的育儿之道,轻松获得育儿的第一手资讯!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者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