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餐桌上的礼仪,与一个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餐桌礼仪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恶习,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体素养。
在餐桌上,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关注着孩子的营养,却对孩子的教养关心甚少。
我们见惯了孩子吃相上的不雅:有趴在桌上把盘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扫了又扫的,有看到喜欢的菜不顾一切往自己碗里夹的,有不停地影响骚扰其他人的……对此,家长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宠溺的一笑置之。
当你忽视孩子的餐桌礼仪,你就关闭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门。
餐桌上,孩子通过坐姿、动作、神态、表情、目光等,已经用无声的、丰富的语言在告诉人们你是谁、你有什么心态,你尊重他人或者目无余子,你是对生活充满自信还是消极对待。一顿饭的时间,足够让你了解一个人。
做个小测试吧,以下10条,能完全做到或者基本能做到90%的请给自己1分,那10个题目你能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在餐桌上不玩手机。
使用筷子时,不会拿着筷子就开始说话,不会拿筷子指人,也不会翘着食指。
吃饭时不会训斥孩子,不会谈他的学习成绩,不会去谈有可能让彼此不愉快的话题。
在家中始终遵循,长辈先入座,长辈先动筷子。所有人入席才开始吃饭。
吃饭的时候,不会拿着筷子在盘子里挑菜,夹出来的不会再放回去。
吃饭的时候不会肆无忌惮的打嗝,不会发出吧嗒吧嗒的咀嚼声,和唏哩呼噜的吃饭声音。
在任何时候吃饭都能够做有坐相。
不会端着饭碗离开餐桌边看球赛或电视剧边吃饭。
嘴里有食物时不说话。
用餐结束,能感谢做饭和一起用餐的人。
你知道吗?孩子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他的一些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是一个独立的习惯,这一定和他的其他生活习惯非常相似。而且吃饭好的孩子或者不吃或者少吃零食的孩子一般身体都很棒。事实上,每个生活习惯都不是独立的, 它们相互影响,也就是吃饭的习惯会影响孩子游戏的习惯,自然也就能影响他以后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
一个一直能坐在餐桌前吃饭不离开座位的孩子大多能自律的完成家庭作业,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其实传递的是相同的品质——自我约束与管理。培养孩子主动高效的完成家庭作业,并不是看管着写家庭作业中形成的,反而是他日常的行为习惯中形成的,那小朋友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这个规则呢,在1.5-2岁的时候就可以了。
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最新的研究发现3岁的时候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在他长到32岁时可能会出现健康财务问题,甚至会出现犯罪记录。而这些推论并没有考虑到背景和情商情况,这也是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两个大型项目数据得出的上述结论。而这些参与研究的孩子也都经历了身体调查和精神采访,研究调查发现,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比如说高血压、超重、呼吸问题,而这些人也可能对烟草、酒精、毒品有依赖,甚至成为单亲家庭的可能性会更高,不太会管理金钱,有犯罪记录等等。
所以去餐厅点餐之后需要等待,菜品拿上来之后可能主食还没拿上来我们也需要等待,菜肴上来了可是长辈还没过来我们还需要等待,这些行为其实是在考量孩子的自控能力。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餐桌教养呢?如果小朋友都能做到下面这五条,就已经很棒了!
家庭餐要一起吃。大家有没有觉得,电子产品日益泛滥的今天,它已经侵占了我们的生活。有的时候觉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认认真真聊聊天用心交流一下近况都非常难得。大部分的情景是每人一部手机吃饭还会时不时看下手机消息,所以越来越觉得家人一起吃饭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机会,面对面、脸对脸,一家人吃饭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家庭成员都应该很珍惜这个时刻。
长者先幼者后。在《曲礼》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也是在讲这个道理。所以餐桌上,要请家中的长辈先入座,饭菜上来了要请长辈先动筷。无礼不懂尊重,这也是通过用餐培养孩子的尊重心和懂得理解别人、懂得理解规则。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的时候培养成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仿佛天生一般。儿童礼仪就是这样教孩子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对、把事情做好。
用餐时不离席。如果孩子离开,那就宣布他今天的吃饭时间结束了,当然他就需要为自己的离开负责哦,事后再饿的话就不会给他东西吃,这也是培养孩子自律精神的好时刻。很多孩子都是吃两口饭再看下电视,这些习惯其实对他未来的习惯都是不利,作为家长需要教会孩子规矩,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吃饭,什么时候可以离开饭桌,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告诉他。
身要正背要直。以食就口,而不要以口就食,坐有坐相,也可以借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
我的饭我来吃。很多孩子往往7-8岁了还是靠父母喂饭,家长要知道,放手让他去做一件事情对父母来说是一门功课,有的时候并不是孩子无能,而是我们不肯放手。事实上孩子两岁左右就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并且愿意尝试自己用餐,虽然掉的到处都是,或者吃不到嘴里,但这就是在学习呀,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很多父母这个时候都会着急去帮忙,但一时方便干净省事了就需要为后面的行为买单。
所以,有一种懒是妈妈教会的,有一种笨也是妈妈教会的。在孩子应该学习技能的阶段,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好时机,以后就变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