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20年前我发家的行业,如今早已毫无用处.”(深度好文)

"

20年前,我们没有想到互联网会占据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20年后,那些我们最为熟悉的职业,有很大可能这些职业将会直接淡出我们的生活。从

20年前我发家的行业,如今早已毫无用处.”(深度好文)

如今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我们的孩子未来所面临竞争和挑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

单一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必定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未来所需要的是面对差异化和多样化竞争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性格、心态、习惯、思维等学”不到而只能养”出来的素质!

我们的教育,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传递某种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适应这种改变,为他们长大以后的社会生活积累经营?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根据现在的科技改革来看,可以做出一下预测:

l 以后的社会可能会伴随时代的潮流而前进

l 多学科、跨领域的学习需求会更多

l 更多的工作需要熟练使用数控机械和智能系统

l人类将会受到广泛注视

l 所要面对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的

苦力活将大大消除

随着人工智能的日趋成熟,现在市场上大部分工作都有机器人来做。我们在思考,20年后我们孩子成人后,还剩哪些工作可以做?可能有人认为,这些基本都是对体力劳动主导工作的替代,孩子长大后从事脑力活就可以。其实不然,司机、工人、售票等工作被智能机器所代替,只占人工智的一小部分。

举个例子,假如要找工作,不是去人才市场,而是上赶集网。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对于各个产业:很多实体店铺的客源严重减少,对应的工作岗位也大幅缩减了。同样,饭店扫码点餐的进入,缩减了人力物力,使得服务员数量逐步减少。

大量的、非创造性的智力工作岗位将会被智能化替代,再到慢慢没有。并且这种变化毫无预兆,这些岗位上的人如温水青蛙般,等回过神来早已被取代。

高大上的职位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还在怀疑,那么再看看下面这些例子吧。

1像从事信息科技类的工作:

过去,文秘和分析师很吃香。因为他们能先行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和计算,替老板省了人力物力。

但现在,我们的软件会对信息进行准确操控,就对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判断,分析结果也会自动生成,对需求者来说特别便利。

随着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深入,行政、文书、秘书等职业需求会大幅减少。英国就业委员会的报告指出,2010~2020期间,这类型的工作岗位仅在英国就会减少38.7万个。

在美国,强悍的大数据已经把金融分析师、信贷分析员、理财顾问等看起来高大上的职业替代了,个人装个APP就能获得精准优质的服务。

不仅在金融分析这样的典型领域,就算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媒体平台,也越来越多依据大数据的分析。

我们的传统媒体中全是技术人才;工作模式也不需要和作者约稿沟通,而是各个作者在平台提交,通过算法自动将最适合的内容推给读者。少量的核心技术、运营人员取代了海量的媒体编辑工作岗位。

2医生、律师等分析+操作类的职能

我们的医生行业一直很受欢迎。

但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化推进,医生特别是西医医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相比医生的记忆,机器更持久,更智能,它可以在和病人相处的过程中,了解每个人的症状,对症下药|机器可以同时给多个病人诊断,大大节省了就诊时间。

不仅仅是问诊,就连手术,也已经有了机器人辅助医生完成精准手术的案例。

有很多事例都在慢慢证明这一点。现在有的只是机器人助手,以后说不定会有机器人医生。因为目前很多方面已经是机器人为主要干将。

3传统律师

律师也不例外。目前已经有许多案件通过程序来完成;统计模型可以预测法院判决结果,对美国最高法院的审判结果预测,已经高达71%的准确率。以后律师行业的人员将也越变越少。

所以,这些看不见的替代,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重构我们的社会分工:简单重复的工作被代替后就是信息化工作了。

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反应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

我们在学校学的语数英、面对的各项考试,包括现在大学的课程体系,都是基于工业社会人才需求建立起来的:他们普遍被塑造为一种行业的专门性人才。

尤其我们的孩子,在小学、中学阶段将面临大量的考试,这些考试题目绝大多数都是记忆性知识的应用:记住概念去解题、记住字词含义去分析语境……这种培养方法,学习方式完全像个机器:输入各种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的规律,分类检索,模糊匹配,去解答问题。

根据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孩子,如同计算机一般。

但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量是远大于人类的,不管是分类检索寻找答案的速度、还是海量信息的记忆能力,都远超过人类。最关键的一点,人工智能比我们获得新知识的速度还要快。他们能通过和人类的沟通,去记住和判别信息。

微软推出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冰和Tay,只要和人交流,便可以知道人类的需求。

小冰最初的答复100%来自搜索引擎,但现在已经有45%的答复来自于与人类对话之后学到的新知识。以及tay,短时间里就可以学习到新的词汇,弊端就是不会辨明是非。

现在我们社会对科技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大,这也证明社会进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假如现在的儿童还是整天为应试教育学习,20年后,还能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

操作类型的工作基本会被替代;创造力较低的智力工作大部分会被替代,而剩下的工作岗位,在未来会变成类似底层操作类型的工作。

当20年后,我们的孩子在这条教育路上走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学会的东西基本无用,只能去竞争一些少量的、接近底层的工作。

更悲哀的是,因为常年的训练,孩子们已经习惯去学习规则、理解规则、按照规则操作,思维都被禁锢了。想一想,他们将如何在社会中生存。

说了半天危机,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面对未来,孩子都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让我们看看丹尼尔•平可的观点:

20年前我发家的行业,如今早已毫无用处.”(深度好文)

1,要有创造力

不管是生产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件作品,不仅仅是完成,还要求更加好看、独特、有吸引力。这是未来能够产生更多价值,让孩子在社会中受到欢迎的一种能力。

关注十分科学,学习更多知识~

2,讲故事的能力

在观点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思维各不相同,孩子需要拥有如何去说服别人,甚至说服自己的能力,才能与他人更好地建立连接。

3,综合知识的储备能力

将来的世界,孩子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有综合素质,才能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价值。

20年前我发家的行业,如今早已毫无用处.”(深度好文)

4,相处的能力

无论任何时候,和别人相处投机都很有必要,这种共情是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团体不可缺少的能力。

5,娱乐和游戏的能力

不要小看娱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在日常中,娱乐游戏会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动手性。

6,追求价值的能力

对人生有所追求,孩子才能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使自己历经的每件事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为孩子选择教育和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世界里,能够生活得更好,产生更大的幸福感,他们的人生也将比平常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