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老师语言暴力摧毁多少孩子?维护孩子身心健康家长,该怎么做? 老师对孩子语言暴力家长怎么做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在家有父母管着,到了学校有老师教育,似乎人的一生总需要几个扛把子”的人,来帮我们的人生分析方向,披荆斩棘。家长的语言暴力伤害孩子内心,影响心理成长,那么老师们对孩子的言语会造成怎样的伤害呢?

典型《老师好》由于谦等人出演,剧中好老师,坏学生和好学生的形象发生了很多转变,也勾起了我们对自己学生生活的回忆。而影片中的苗宛秋,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权威人物。

老师对孩子语言暴力家长怎么做

老师对孩子语言暴力家长怎么做

他被喻为好老师”,严厉的班主任,当他推着自行车走进校园的时候,满脸的自信和骄傲溢于言表,欣然接受着人们羡慕的目光和奉承的话语。

然而,这样一位老师却在学生眼里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刚开始苗宛秋和自己的那帮学生相处的并不是很好,烫头、涂口红、衣着不得体等,学生们洋溢着的笑脸被这位老师给抹去,严格的学习,严谨的教学管理,让这些孩子成为了调皮捣蛋,做恶作剧的能手”。威严对苗宛秋来说像是自己的尊严一样重要。

剧情是如何发展到我们思考老师对孩子语音影响力方面的呢?是苗宛秋的自行车被偷了之后。起初学生们想恶作剧,弄坏老师的自行车,可是后来,他的自行车却无意间的被偷了,关婷婷等人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已经和自己的班主任有了感受基础,知道自己的老师车子被偷了,大家伙打着手电筒,三五成群的上街帮老师找自行车。

可是等到他们帮苗宛秋把自行车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苗宛秋却怪罪他们耽误了学习,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年轻小伙子们的热情一下子消散,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师对孩子语言暴力家长怎么做

老师和家长是孩子生命中,影响力最大的两种人物,一方陪伴成长,一方受之以渔,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摧毁孩子几年来,建立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老师的语言攻击有哪些?

诋毁孩子本身及家长。现在老师骂学生的情况已经减少很多了,以前在我们这些长辈读书的时候,老师的权威好像是上天赋予的一样,比孩子父母教训的都严厉,动口不够有的时候还会上手,在老师们的眼中,孩子像是一种工具,学习的工具。

而有的教龄比较长的老师,容易带着孩子的家长一起骂,比如有人生,没人养”这样的话,别说孩子了,我们听起来都觉得难受。

否定孩子的努力。废物”、回家种田去吧”,类似的话在一些老师的嘴里经常出现,好像学生天生就应该取得满分的成绩。

老师对孩子语言暴力家长怎么做

尽管孩子并没有考取非常理想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孩子做出的努力。当孩子们努力之后,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们的沮丧程度比我们的愤怒还要强烈,此时语言上凌厉的责备,无疑是雪上加霜。

老师的语言暴力往往会把一个孩子推向深渊,我们在信任其教育能力的同时,也该关心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2、老师的语言攻击对孩子有什么不利影响

记得《大师兄》里,甄子丹饰演的是一个三好老师的角色,他对学生没有成绩的高低之分,只有为人的好坏之分,他愿意接受上进但是天赋不高的孩子,他接纳每一位诚心学习,衷心向上的学生。

老师的包容和善意能够和孩子强大的鼓励与支持,那么受到老师语言攻击的孩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孩子厌学。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说今天哪个老师怎么样了,教学水平多不好,大多时候家长都觉得这是孩子在抱怨,在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找的借口。殊不知,其实这是孩子勇敢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表现。

不是说老师们真的如此不堪,而是孩子在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来反应自己对一位老师的态度。孩子也能分辨对错,比如他做了好事却被班主任误会的时候,他当然会觉得自己委屈,从而不喜欢这个人。语言上的攻击和行为上的击打一样,都会引得孩子反弹。面对老师时的恐惧心理,是他们厌学的重要原因。

摧毁孩子自信心。自信心的影响是必然的,因为许多成长的过程都是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在课堂的学习中,如果自己的努力不被看到反而受到批评,那么孩子肯定是没有办法再充满信心的走下去的。

老师对孩子语言暴力家长怎么做

孩子沉默自闭甚至是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美国一部研究儿童心理变化的电影中指出,儿童在受到心理伤害的时候,会用沉默的方式来逃避,沉默的背后是忍气吞声,是不敢说,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会发生转变,有的喜欢大吼大叫,表达内心的不安,有的选择沉默不语,用安静来对抗恐惧。

老师们的语言攻击,会让孩子心灵受挫,从而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的心理发育。

此外,语言上的打击会影响孩子健康,因为一般语言攻击伴随着体罚,身心上的双重伤害,孩子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3、维护孩子,家长该怎么做?

有的家长因为不信任孩子的老师,而担心他在校园里的生活,分离焦虑”就是这么产生的。那么,我们在给自己信心,相信学校和老师的时候,该怎么样应对老师们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呢?

1.加强与老师间的沟通

2.多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

3.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

4.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亲总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这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孩子成长中父亲参与感的重要性。老师的角色也是一样的,我们总觉得孩子放到学校交给老师就好了,家长负责生活就好,这样的错误认知会让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因此,对于孩子受到语言暴力的问题,需要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交流。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