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幼儿园与小学差异,切实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1、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
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与幼儿园相比,小学老师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相应减少了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少了,每节课接触的老师也不同,因此对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了明显更高的要求,孩子不能再像在幼儿园那样,对成人有太多的依赖,而要求孩子自我管理。
2、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环境大不相同。
在学习方式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求寓教于玩,生活也比较轻松。小学则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课堂学习的时间较长,有严格的纪律,课后有各种活动,所以学习变成小学生主要的活动。
(二)转变观念、多方配合,使幼小衔接工作落到实处
1、要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过去,许多幼儿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这一高度认识幼小衔接问题,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无非就是学做一天小学生,致使许多孩子出现未入学的盼入学、上了学的不愿学等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看作是促进儿童——地实现自身发展特点升华的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
以往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靠拢,适当调整一日生活内容与时间,经常组织大班儿童到小学去参观。除此之外,小学教师也应该与幼儿园老师多交流和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孩子的心理状况。幼小衔接工作还应与家长互相配合。幼儿园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练习册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期。
3、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多年来,传统的幼儿园正规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但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对于此篇解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文章定日更新,如对你有用别忘记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