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回老家,朋友也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回家了,大孩子哲哲却被玩笑中伤了。哲哲开心的和老家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却被老家的熊亲戚”开了这样一句玩笑:哲哲,你妈妈生了个可爱的妹妹,不陪你玩了,更喜欢妹妹,不爱你了哟。哲哲一听,哇哇大哭起来,熊亲戚”如是说:哈哈,和你开个玩笑,你当真了?城里的孩子就是开不得玩笑啊。
被开了这样一个玩笑之后,哲哲便经常追着他的妈妈问:妈妈是不是更喜欢妹妹呀?妈妈还喜欢我吗?很明显,哲哲并没有因为这仅仅是一个玩笑”而释怀。他当真了,而且还因此缺乏了安全感,害怕妈妈真不爱他了。
很多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爱拿幼小的孩子开玩笑。今天我要谈的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和孩子开玩笑,逗哭孩子。我个人是非常反感这样的现象的,自己的孩子曾经被一个邻居以你妈妈走了,把你一个人留这里了”的玩笑吓哭了,之后被我安慰了好久才得以平复孩子受伤的情绪。
目前,这种和孩子开玩笑的现象大量存在,依然属于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爱孩子的表现还是停留在对孩子物质生活的关注上,给孩子吃饱穿,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在物质上对孩子是绝对的溺爱,而对孩子精神层面上的关注是非常匮乏的。国内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关注是最近十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很多人还没有形成关注孩子精神层面的意识。
我无法理解那些故意把孩子逗哭,自己还觉得很有意思的熊大人”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低级趣味?殊不知,在大人眼里的玩笑,在孩子心中是多大的伤害。
为什么不能跟孩子开恶性玩笑”呢?在孩子的世界里,事物本身往往就是简单的非白即黑”,并没有大人们眼中的灰色地带”,同样的,人们对孩子说的话,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相信,并不会去思考这是不是开玩笑”之类的,在孩子眼中根本没有开玩笑”这个定义。从理论来讲,幼小的孩子尚缺乏辨识能力,无法辨识大人言语中的是非黑白,而对人们所说的话都选择当真”。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名言: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小孩因为别人的一句你妈妈生了二胎,不爱你了”的玩笑,结果,回家之后小孩把自己幼小的妹妹从楼上丢了出去。乍看,孩子的这种行为真可怕,分析一下,可以得知,孩子只是太怕失去妈妈的爱了,在别人的玩笑里,这个二胎妹妹是罪归祸首,而孩子的思维是简单而不健全的,所以就发生了把妹妹丢出去”的事情。
一个人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依恋的程度越深,那他越不能接受关于这个事和这个人的玩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是最深的,而当别人说你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时,孩子当然会感到害怕。这就如同,当你对你的工作很重视很依赖,但是某一个人告诉你你的领导不看好你了”之类的话,你是不是也会感到恐惧?就算别人之后告知你这仅仅是一个玩笑”,你依然会心有所悸,甚至疑神疑鬼,不自信了,担心领导真的不看好自己了。
恶性玩笑”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困扰呢?恶性玩笑是怎样伤害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的呢?分析一下孩子被开玩笑时的心理活动。
首先,孩子会感到害怕和恐惧。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远大于我们所预想的,在幼小的孩子眼里,父母就是全部。妈妈不要我了”、妈妈走了,把我一个人留这里了”,他首先感受到的一定会是害怕和恐惧。
其次,孩子会开始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就如上面所讲的哲哲的例子,虽然孩子已经被告知是开玩笑”的,并不是真的,可是孩子依然会抱着不确定的心态,会追问妈妈是不是不爱自己了。本来对妈妈的爱没有怀疑的孩子,会因为一句玩笑开始观察妈妈,观察妈妈是不是对二胎更关注一些,最后定义为妈妈的确更爱弟弟或者妹妹,不爱自己了。
最后,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之后,会变得脆弱,对妈妈的爱不信任,缺乏安全感。而被妈妈不要你了”的玩笑引起的就是孩子不敢与妈妈分离,害怕妈妈真的不要自己了,表现出来的就是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妈妈的任何一次离开都会引起孩子的恐慌。
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被玩笑”中伤?开玩笑在大人之间显得有趣又不伤大雅,那是因为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玩笑,而对于孩子来说,他根本分不清真假,而是用他的童真去相信大人说的话。所以,面对身边的各种玩笑,父母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很重要。
1.学会拒绝阻止别人的玩笑
很多时候,当孩子被身边的人开玩笑时,父母碍于自己的面子而不阻止,还有父母迎合着别人一起对孩子开玩笑,这时候孩子是最无助的。父母要记住一点:孩子的感受远远比你的面子更重要。你可以平和的告诉开玩笑的人:这样拿孩子开玩笑是不好的行为,孩子会当真的,我不喜欢你这样拿我的孩子开玩笑。然后告诉孩子:他和你开玩笑,是他的错,逗你玩的,你不要当真了,爸爸妈妈当然会一直爱你的呀。
2.做一个细心体贴,会察言观色的父母
孩子的心理世界大人们不可能完全理解,但是,一个细心体贴、会察言观色的爸爸妈妈绝对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孩子的简单在于他会把自己的情绪体现出来,父母只要用心都能察觉出孩子的不同情绪。当孩子被玩笑伤害,虽然父母已经给孩子做了解释,并不代表孩子能很快的从受伤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此时,父母如果善于发现,再加以慢慢交流与疏导,可以帮助孩子从玩笑的阴影中走出来。
3.与孩子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
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肢体语言也是很重要的,多用拥抱给予孩子爱的感受,让孩子感知到父母是爱他的。生活中对孩子说话要算数,当你离开孩子的时候,告知孩子你出去办事,而且如约回家,时间久了,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多给孩子强调妈妈绝不会丢下孩子不管的,教导孩子不要轻信别人说的妈妈不爱你了”妈妈不要你了”妈妈走了,把你一个人留这里”之类的玩笑。让孩子对你的爱、对你说的话产生信任是抵御不良玩笑的良方。
请不要随意和孩子开玩笑,更要避免恶性玩笑,孩子的幼小心灵很容易被大人们不经意的玩笑伤害,你认为的玩笑,在孩子眼中是很严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