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帮我带俩娃,我每月给她400多不多?”网友:太多了

01

有网友发帖问:妈妈给我带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5岁,一个月给她生活费400元多不多?

这个问题引起热议,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评论和愤懑。

评论区网友的评论很多。

有人说:确定没少个零?400元现在连基本的生活都不够。

有人说:太多了,应该一分都不给,让他们光喝白粥就够了。

还有网友对妈妈表示同情,

觉得不只是要出力带娃,还得自己倒贴,真是够累的,养这样的女儿不值得。

也有网友客观分析,一个月给400元根本不用问也知道不够。

现在请个阿姨多少钱,孩子上幼儿园,营养费,生活费,哪一样都不少。上个超市没有一两百都下不来。

也有人作为母亲或婆婆这个角色,表达自己的看法。

虽然400元不多,但好歹也是女儿的心意,有孝心就好。

我想说,这真是善良的母亲,一心为儿女着想的父母。

02

今天咱们不说父母怎么想,就说说作为儿女应该怎么对父母。

父母帮忙带娃,儿女应不应该给钱?有人说,该给,父母帮忙带娃,已经很辛苦,自己请阿姨也是要付工资的,父母也应该给钱的,表示心意。有人说,给钱就见外了,一家人给钱多生分。再说,老人带孩子不也是自己的孙子/外孙吗。

怎么说都有道理,但我觉得,父母帮忙带娃,应该给钱。给的不只是钱,还是自己的心意。

我们不应该在老人付出自己时间和劳动的同时,还让老人自己贴钱。何况带孩子累的还有自己的身心。

孩子的花费到底有多少?

已经有孩子的肯定知道,孩子的花销是很大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除了买房买车,投资创业,单纯花费方面,孩子绝对是首屈一指。

说孩子是行走的碎钞机,四脚吞金兽,是这二年很流行也很形象的说法,确实如此。

曾有人专门算过账,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平均花费不低于三千每月。二三线城市也不低于1500。

有人反驳,说何止啊?二三线城市,三千都打不住。

这个数据是地区平均标准,自然有的高的,孩子月花费过万的也有很多,咱们只说大部分的标准。

03

我们以四线外县城为例,来数一数,养一个孩子每月花费多少?

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五岁,按年龄都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

孩子的花销,第一位的就是幼儿园托费:

以小县城为例,公立幼儿园,月托费700~800元,私立幼儿园800到2000不等。

两个孩子就是双份,最低1500元。

我家在小县城,私立幼儿园托费加餐费,一人1500/每月。

营养费:孩子每天牛奶、鸡蛋、肉类,每天蔬菜等生活费,一个孩子最低300,加上大人,一个月1000元,不能再低了。兴趣班:有的家庭已经报了,有的家庭没报。如果报的话,一个月不低于500。穿衣之类:小孩子长的快,衣服虽说不用每个月都买,但换季还是要添的。再说鞋子,也是必须买的。每个月最低300。

基本的幼儿园托费、生活费、穿衣等,每月不低于三千。

即便只生活费一项,400也是不够的。不得不感叹,养孩子真的太费钱了。

如果是农村生活,家里可以吃自己种的蔬菜,幼托费也低很多,衣服可以自己做,两个孩子也不会低于1000。

为什么网友对给妈妈每月400元带俩孩子,这么大反应,因为400真的太少了。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农村生活也不容易,人情往来,吃喝哪一样都要花钱。

现在住在县城,消费水平不高不低,养个孩子一年没有个三万五万根本下不来。

父母帮忙带娃,可以自己去上班,又省了请阿姨的钱,更应该心存感恩,孝敬父母。

04

父母养育之恩我们应牢记。自从自己有了孩子,会越来越理解,越感恩。

可能有的父母做的并不完美,但相信他们已经尽力。

现在儿女有了孩子,父母如果能够抛开一切帮带娃,真的应该心存感恩,多关心孝敬父母。

我见过有的儿媳因为婆婆不帮自己带娃,就扬言以后婆婆老了也别指望自己养。也见过有的儿女,在自己妈妈帮忙带娃时,觉得理所应当,一分钱不给,还靠老人补贴的。也有一些儿女,懂得感恩,知道婆婆/妈妈带娃辛苦,每月给不少钱,跟老人相处融洽的。也有一些,觉得自己父母不给自己钱,就是做的不好,攀比别人家父母给儿女多少钱。

世上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儿女,但唯一不变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网友关注的,并不是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有条件的一个月花费过万也正常,条件不允许,一个月一千也可以。

关注的是,妈妈帮忙带娃,自己给钱根本不够却不自知。

我们不理解,为何妈妈要在老年生活中,帮女儿带娃,还要自己补贴,还不被理解和感恩。希望,我们能对父母好一点,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这种遗憾发生在自己身上。趁父母健在,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孝心,多一点感恩之心。

如果遇到父母愿意帮你带娃,请你一定一定珍惜感恩,多给父母点钱,父母、孩子,担起自己的责任。

没钱就去努力赚钱,别亏待我们的父母孩子。这才是为人子女、父母该做的事情。

我是俩娃妈,与您分享有趣有料的育儿故事,育儿路上,同行不孤单。关注我@云裳清泉,我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