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狸妈咪(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这天,伟伟爸正在抽屉里找东西,突然发现自己之前放在抽屉里边的5元钱不见了,就问到:伟伟,是不是你拿了?”
伟伟死活不承认,后来看到伟伟小心翼翼的不敢抬头,伟伟爸就猜到肯定是伟伟拿的,看到伟伟还死活不承认,伟伟爸就想着不给你点教训,看你是不会认错的。
所以拉起伟伟就进屋去了,关起门来对着伟伟的屁股就狠狠的打了好几下,伟伟疼的哇哇直哭,最后承认了是自己贪嘴,偷拿了钱去买辣条吃了。
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我们父母都会生气,觉得自家竟然出了一个小窃贼”,现在小的时候不教训,长大还怎么得了,可能父母们都会有这个心理,但是殊不知孩子的偷”可能不是偷。
孩子的偷”可能不是偷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以下2方面的原因。
01.不理解自己的行为
这样的事情在我小表妹西西身上也发生过,那天打扫卫生,他看到桌子上有零钱就想拿起来装在自己的兜里,因为她知道那些零钱是爷爷的,她觉得这些钱都是自家人的,爷爷平常也喜欢给她买好吃的,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就是偷。
西西妈看到就教育西西,拿爷爷的钱要事先给爷爷打招呼的,爷爷同意了,你才可以去拿!西西明白了,所以又把钱放下了。
所以说孩子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在他们的意识中,拿自己家人的钱不叫做偷,因为家人也经常给自己买东西,所以这个应该不是犯错,但是家长却因此责罚了他们,让他们感觉很委屈。
02.引起家长的注意
小涛的父母是在外地做皮具生意的,平时都很忙,也经常外出进货,小涛经常见不到他们,他很想念自己的父母,但是又恨自己的父母,就是因为父母给他的陪伴太少,有些时候甚至2周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自己都是被亲戚带大的。为了可以让父母多关注自己一点,小涛就偷了邻桌小梅刚刚买的新手表,还故意让老师发现是他拿的,后来老师没办法就给小涛的父母打电话。最后小涛父母气汹汹的来到学校把孩子教训了一顿,之后就带小涛走了,小涛却很开心。
作为孩子的家长,孩子竟然以这种方式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难道父母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是不是自己给孩子的陪伴太少了,所以孩子才会这样去做,事情不要只看表面,可能你的眼睛也会欺骗你,孩子并不是真的小偷。
我们都说不知者无罪”,那孩子呢?如果在孩子无知的情况下,犯下的过错,那还称得上是错吗?家长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的内心蒙上一层阴影。
对小窃贼”严厉批评,让孩子心理阴影面积增加01.当众批评伤害孩子自尊心
有些父母不分场合就教育孩子,上次走在街上就听到一位父亲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声嚷嚷:看你办的好事,我平时都怎么教你的?”孩子默不作声的低着头,不敢去反抗,也不敢说话。
孩子觉得丢人,难道家长这样去教育孩子不分场合,你不觉得丢人吗?
虽然你觉得这样孩子很乖,不反抗,但是其实你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已经为他以后的叛逆埋下了种子。
02.硬核教育让孩子更加叛逆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要问什么是硬核教育?”硬核教育其实就是采用过激的方法对孩子,让孩子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育孩子,让孩子听话,乖顺的目的。
例如,常见的硬核教育就是打骂孩子,有些家长会说不怕他不听话,不听话拉出去打一顿,回来就乖乖的了。”
但是真正的打骂教育是起不到教育孩子效果的,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他会对父母感到害怕和畏惧,也会觉得自己很惨,家长都不讲道理,动不动就打人,丝毫没有说服力度在他们的内心,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叛逆,和家长对着干。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冷静,问清楚情况再去处理。
冷静处理让孩子改邪归正”01.观察孩子行为,认清事实真相
就像小涛一样,为了能够引起家长的关注,不惜去偷邻桌的手表,让老师抓个正着,只是为了能把自己的父母叫来,哪怕只是批评自己一顿,他都是开心的。
这个时候作为孩子的父母看问题就不要只看表象了,你家孩子又不缺钱,也有父母给买的名贵手表,为什么会偷别人的手表呢?难道父母就不疑惑吗?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反思一下孩子的行为,认清真相,才能解决问题。
02.控制情绪,耐心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偷了东西,肯定会出现死不承认的情况,原因就是怕受到惩罚,所以会撒谎说:不是我拿的,”看起来好像真的不是他拿的似的。
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即便你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特别生气,但是你要知道冲动的去打孩子一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父母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好好和孩子沟通,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爱你,你是知道的,咱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就算真的是你干的,和妈妈说清楚原因,妈妈也不会怪你的,”让孩子自己主动去承认错误。
03.以身作则,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
很喜欢的一句汉语成语叫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就是只要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想孩子变的更好,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言传,而是身教。
家长以身作则,就是要教会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当孩子犯错你看到的时候,积极帮助他们改正。
例如,告诉孩子偷东西在外边就是犯法的,是要被警察叔叔抓走的,你如果想要钱,可以告诉我们,你用钱是为了干嘛,只要你问过我们了,相信我们会给你的。”
总之,孩子偷东西是不对,但是家长首先要弄明白孩子要这些钱是为了干什么?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争取做到既教育了孩子,又不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今日互动:家长们的孩子偷拿过东西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你们在育儿道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自信。
关注【阿狸妈咪】,聊育儿知识,解育儿难题,掌握更多育儿心理学秘籍,让我们一起成长为优秀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