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演爸爸妈妈?
我假装是医生你是病人,
你是姐姐我来做小婴儿”
以上介绍的是五岁大的娃娃最爱玩的游戏,著名唐纳德.W.温尼科特也曾在书中提出过假想地带”这个概念,孩子到了某一时期会突然开始想象,假想自己是某人,某物,其实说成大白话就是"过家家"
相信许多粑麻都知道,想象力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想象训练可以让宝宝思考视觉化、促使新的发明,还可以让宝宝通过读书、电影等艺术鉴赏很快的走进别人的故事,理解他人的观点,心理学家葛林斯班写道:进入假想游戏,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飞跃之一。”
假想游戏对于象征性思考能力、抽象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想象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些孩子很快便能投入假想游戏中,有些则需要大人来帮一点忙。
例如拿起一只毛绒动物,用好玩的声音说话;把一个攀爬平台称作珠穆朗玛峰;
用这样话来开场我们来假装......”。
一旦假想游戏开始,就热情地投入到角色中, 帮助孩子丰富情节,引入冲突或挑战,为游戏作旁白等等,爸妈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
假想游戏要根据年龄段区分游戏模式
12~18个月
儿童的假想游戏开始于他们最初说话的时候,而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有时也难以进行假想游戏。
所以,假想游戏和语言发展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18~24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会对玩具或人表现出简单的假想行动。比如:让玩具飞机飞”起来.并且这个阶段的孩子也逐渐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如:假装用玩具电话聊天”等
24-30个月
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在学习组词成句,所以他们也会把假想的动作组合起来。他们能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吃饭或者睡觉的步骤,通过假想游戏表演出来。
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把碗和勺子拿出来,假装把食物倒到碗里,加点奶,然后喂玩具小熊吃。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选择少量现实的物体进行假想,它们只要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即可,例如:用一个玩具球当作苹果去喂小熊吃。
30-36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象力会有质的飞跃,他们可以假想自己去看医生或在餐馆里当服务员,在没有东西的情况下也能假想(他们能把半握拳的手想象成一杯水并把它喝掉)甚至,他们开始用不太像的东西进行假想游戏。
例如:他们能把一个积木想象成去搬运物品的大货车。
3-6岁
当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了更多的小伙伴,他们便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角色的扮演,他们会使用想象的(不存在的或在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主题进行假想,如:在茂密的丛林中寻宝、在海底世界探险等。
当这一切悄然发生时,你会发现语言常常是他们游戏的主导,孩子们开始使用大量的词汇和语句去解释游戏,将自己的想象表演出来。
游戏的意义在于父母的引导
不知道粑粑麻麻看没看过电影《美丽人生》,明明是黑暗恐怖的集中营经历,却因为父亲,事先设定了家装游戏的北京,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并极力维持游戏”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儿子在纳粹的阴霾下,得到了快乐与天真的生活,所以那段经历没有给孩子带来太多阴影。
童年远得连影子也看不见的我们,也许根本就意识不到假装游戏对童年的重要意义。虽然我们偶尔会怀想起躲在草垛、树林间玩过的打仗”游戏,在树篱、屋檐下玩的过家家,在漫长的夏日玩过的国王游戏,只记得当时的快乐,谁又会想到那些小儿科游戏,在我们更小的时候,给过我们多少智慧和能力!
成人在假装游戏中的态度,会深刻影响孩子。在游戏中认真假装的父亲,带出的一定是认真对事对人,真诚不敷衍的孩子。能想出《美丽人生》中那样的方式保护孩子的童心的父亲,一定是还保有纯真的童心,深爱着孩子,愿意陪伴孩子,乐于加入他们荒唐有趣的想象游戏的那类父亲。
于此看来,对孩子的假装游戏,我们真的应该上点心,不说做一个完美的 pretender ,至少能做有益的引导。
如何和孩子开始这场游戏呢?
1、假想萌芽阶段
之前我们介绍了12~18个月是假想游戏的萌芽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需要去充当游戏的开启者,粑粑麻麻可以尝试那起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激发孩子的思考。例如:你可以拿起玩具杯假装喝水,并说:嗯~好喝的果汁啊~”来示范如何进行自我假想,然后把杯子递给孩子让孩子去模仿,激发她的假想萌芽。
2.假想游戏发展阶段
18~24个月孩子会使用道具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表情,粑粑麻麻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环保的儿童玩具,娃娃餐具等等都可以,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明确自己担任什么角色,只知道单纯的模仿某一动作,例如宝宝抱着娃娃,然而宝宝并不知道自己担任的是妈妈还是姐姐或者哥哥的角色,家长可以适当的语言引导:你想当妈妈还是姐姐?”
3.假想游戏的提高阶段
30个月以后是孩子的想象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很快的投入到角色里,例如模仿大人开汽车,会发出嘟嘟嘟的声音~还会扮演各种小动物,小动物如何走路,这种反事实思维越来越强,到了三岁以上孩子渐渐就会模拟剧本,刻画场景,会假装出一整套的剧情故事,例如我是医生,我要给妈妈打针啦(配合道具,问妈妈你哪里不舒服啊等等)
4.宝宝萌芽阶段让我毁灭了
之前有妈妈说过,不太懂得假想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如此之大,孩子拿着勺子咣咣咣敲桌子,我连问都没问,直接夺过来就喊:别敲了”后来才明白,孩子是假装自己是鼓手,喜欢听鼓点,自己演奏呢,我也真的后悔!
其实院院知道,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很多孩子的萌芽阶段都是如此被扼杀的,假想游戏的禁止,幻想能力的拘束,让孩子在长大以后,思想过于理性死板很容易走牛角尖,也许很多家长没想到这么严重,但是今天院院想告诉粑粑麻麻,如果孩子的萌芽阶段被毁灭了,趁着孩子小,重新开始引导,可以通过道具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及时的解救还是来得及的。
碎碎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瑶瑶也一样,把沙发变成公主房,和毛绒玩具玩角色扮演,在家里和爸爸玩枕头大战,最近又爱上了在电视里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拿回来一本新书《其实我是一条鱼》,这本书的内容很温暖,其实讲的是一个树叶掉落再了水井里,这片树叶想去大海,在去大海的路上它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也遇到了一些请它帮忙的一些朋友,树叶每次都会说:其实我是一条鱼,我要去大海,但是我不介意做你的小船/不介意当你的信纸/不介意做你的船帆......
这本书一拿到手,我们就开始讲故事,瑶瑶听了好几遍后,我说你给妈妈讲吧,她扭扭捏捏,说我不会,后来我想,你要不要上电视给爸爸妈妈讲故事呀?瑶瑶睁大眼睛看着我,上电视?”我说:"对呀!"我嘿嘿一笑,找来了一个快递用的纸盒子(大纸盒哦),把前后的纸盖都减掉,放在一个小凳子上,瑶瑶和我们分别做在两侧,哈哈,瑶瑶忽然明白了。她很开心,拿着那本书,给我们开始讲故事。
原来一直都是我给她讲,自从有了这个小游戏,她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了。
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游戏,游戏不仅仅可以陪伴孩子,开发思维,也是学习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