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做好这三点,爸爸也能带好娃 爸爸带娃好还是妈妈带娃好

爸爸带娃好还是妈妈带娃好

爸爸带娃好还是妈妈带娃好



爸爸带娃好还是妈妈带娃好

周末带着小新、小新爸去公园与三两好友一起野餐散步。

野餐的时候,宝妈安妮是带着两个双胞胎孩子,原以为两个孩子带出门准吵闹个没完。

结果,从野餐后到散步,俩孩子一点也没哭闹。这都得益于孩子爸爸会带娃,野餐的时候一人喂一个,散步的时候也是分工合作, 不慌不乱的。

一看就知道孩子他爸带娃娴熟,孩子自然也听话,估计平时在家也是个会帮忙带娃的好手。

爸爸带娃原来也是可以很好的嘛!



后来我试图去了解身边的宝爸们,他们喜欢带娃吗?

大多数给我的答案是不喜欢,原因是总被老婆嫌弃,做不好等;

而一部分宝爸的答案则出乎意料,他们喜欢带娃并且有一套自己的带娃方法,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带娃的时候,也让他们感觉快乐,没有烦恼;甚至让家庭关系也变得和谐多了。

我想,爸爸不喜欢带娃的原因也是情有可原。其实,想让孩子爸爸带娃,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还是看妈妈们怎么引导。



多鼓励少打击


每次姐妹聚会的时候,总是少不了吐槽家里那位有多懒、多笨。

那天晚上我不在家,叫孩子他爸帮娃洗澡,没想到他手笨没抱稳 孩子,一下磕到头了。下次再也不想让他洗了”

我家那个还不是,叫他喂娃吃饭,喂得满脸都是,还把饭给撒 得一地都是,真是被他气死了”

......




等等诸如此类的糟糕事,让妈妈一度数落家里那位猪队友,不仅没帮上忙还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

有时候,不是爸爸不想带娃,是妈妈没给机会。

爸爸带娃一出差错就被妈妈指责,这样不仅磨灭了爸爸带娃的积极性更是对爸爸的一种心理上的打击。

与其一味的打击爸爸带娃,不如试着给爸爸多一些鼓励与支持。要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为什么?

因为在很多事情上,爸爸跟妈妈标准还真不一样。

比如收拾厨房,妈妈的标准是锅碗瓢盆都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放在碗橱里,地上清扫得一尘不染。

爸爸的标准是什么呢?爸爸觉得把碗都放在水池里洗干净了,这叫把厨房已经收拾完了。

《幸福三重奏》中蒋勤勤叫陈建斌收拾厨房就是一个例子。

陈建斌把碗筷洗好放好,完事出客厅歇着去了。这边的蒋勤勤却不乐意了,说他没弄干净,说着自己又去厨房擦擦洗洗去了。


曾有一位也是当了爸爸的朋友好几次都吐苦水说:不是我不想带孩子,而是妻子太过敏感,任何一点小失误都会被她放大十几倍,后面我也破罐破摔:反正我做不好,你自己做好了。”

给爸爸的批评越多,他就越不想做。与其批评,还不如多教教爸爸怎么做,让他下次再接再厉。

爸爸越是干不好,妈妈越是应该鼓励他和信任他,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有了爱和支持,每位爸爸都可以成为育儿之路上的神助攻”。




有些事情就让爸爸来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性别的认知、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育儿路上,有些事情,妈妈一定要放手让爸爸去做。

•让爸爸抱孩子

我们家,在小新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每次出门只要爸爸在,都是爸爸抱孩子。

刚开始先生觉得孩子太小了,不敢抱,但是在我几次的鼓励下,爸爸也渐渐享受被女儿需要的快乐感了。

每次一逛商城,小新被抱在高大的爸爸怀里,小小人儿看到什么新奇的就咯咯笑,或者用手指一直指着。

平时沉稳冷静的爸爸也会被女儿的童真所感染,脸上也是笑容满满的逗女儿玩。每当看到这一幕,就觉得心暖暖的。




黄磊在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中也曾提到,父亲的力量比较大,拥抱孩子的时候会让孩子有一种包裹感和安全感。

平时妈妈跟孩子接触多了,不妨也让爸爸多抱抱孩子。

•带孩子运动、玩游戏

我有个亲戚有一对双胞胎男孩,有一次到他们家做客。走进小区门口只见男孩爸爸带着两个孩子踢足球踢得正欢呢。

孩子喜欢跟爸爸玩,爸爸也在带孩子运动玩耍的过程中享受了带娃的乐趣。

爸爸带着孩子做运动和游戏,活动量更大,运动更激烈,游戏更精彩,也更具有创意和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更会允许孩子挑战,不会总是说:不要热到了,不要跑快了。”

而是让孩子尽情玩耍、运动,随意打闹、嬉戏,释放出儿童天性,让孩子身体和动手能力得到最好的锻炼。




•帮孩子解决问题

有时候,妈妈也要学会适当示弱”。

小新转魔方,遇到难题了,会问妈妈,这个怎么转啊,我不会”

这时候我往往不会直接告诉她怎么解决,而是说:恩...妈妈想了想,发现我也不太会呢,要不这样吧,我们等爸爸回来,爸爸以前 玩这个很厉害,他肯定知道”

小新一般都会很开心的说:好呀,我们等爸爸回来!”

有时候,开罐头,我会说:哎呀,这个好紧,还是让大力爸爸 来吧”

久而久之,小新遇到什么问题,也会习惯喊爸爸帮忙,爸爸也乐意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有时候适当的在孩子面前示弱,可以让孩子知道妈妈不是超人,爸爸才是家中的英雄,妈妈和我都尊重爸爸。

当爸爸凡事被孩子需要和仰视,被妈妈称赞和肯定,总会燃起保护欲,主动疼爱孩子和妻子,带给家庭更多的惊喜。





把要求具体化


许多时候,不是爸爸做不好,而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做。

有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他们家爸爸带娃带得挺靠谱,但是有一点,带娃的细节必须交代清楚,少交代一步,他就会跳过去不做。

男人,天生的直脑筋。这是因为,男女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教育心理学家洪兰也曾经说过,男女的大脑构造是不同的,其思维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




这就好像谈恋爱的时候,你拼命暗示今天是情人节或者纪念日,你觉得自己已经暗示得很明显了希望对方有所行动,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男性,却根本毫无作用。

相反,你直接告知男方今天是特殊的日子,他们就会有所行动,这要比暗示容易得多了。

带娃也是一样的,妈妈不把带娃的细节直接告诉爸爸,爸爸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做。

让爸爸参与带娃的时候,不妨试试直接告诉爸爸该怎么做,比如你要出门,今天由爸爸哄孩子午觉。直接告诉他:哄孩子要怎么哄,要给孩子冲多少奶等具体要求。

相信每一位爸爸都是从0学起,几次下来就会得心应手。




每一个家庭里,爸爸爱孩子、爱妈妈,懂得陪伴家人、体谅家人并且担起家庭大大小小的责任。

这个认真负责的男人,被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记在心里。

孩子也会渐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一员,要懂得保护家人,帮助家庭分担家务,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

是爸爸,教会孩子怎样对亲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

妈妈更多时候是温柔给予孩子关怀和呵护,将善良、宽容、耐心等美好的品质传递给了孩子;而爸爸的坚韧、果断、独立,恰能与妈妈进行互补。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 更离不开爸爸。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