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雪妈育儿原创作品。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拥有诚信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相反,如果有些人为了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故意欺骗朋友,尽管得到了一时的利益,但也会将自己的名誉扫地。
在孩子的世界里,家长也许会发现,孩子的嘴里很少有真话。其实不是孩子变坏了,也不一定是孩子故意要说谎,家长必须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千万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我的爸爸是医生”六岁之前的孩子,大多不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撒谎,当语言和现实不符合时,大多都是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并不是孩子本身就爱说谎。
六岁之后的孩子,如果还有这样的行为,大多都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不良影响,没有做好正确的诚信教育所导致的。
这天是卡卡的生日,卡卡的朋友来家里一起玩耍。拿起塑料刀切生日蛋糕的时候,卡卡和自己的小伙伴来炫耀,说爸爸也拿着一把手术刀,因为自己的爸爸是医生。
卡卡说:我的爸爸可厉害了,拿着手术刀救死扶伤,是个白衣天使。”小伙伴们听到卡卡这么说,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妈妈觉得特别好笑,孩子怎么会这样说呢?
其实卡卡的爸爸根本就不是医生,卡卡的爸爸确实是整天拿着刀,因为爸爸是一家餐厅的厨师。于是妈妈当众戳穿了卡卡的谎言,问卡卡为什么要说骗人的话。卡卡对着妈妈做了个鬼脸,笑了笑,就把小伙伴们都拉走了。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卡卡的做法,让妈妈下不来台。有一次,妈妈的朋友约妈妈去逛街,妈妈不想去,于是妈妈就说自己在加班。这个时候,卡卡听到了,在一旁大声叫:你不是在家里看电视吗?”
妈妈顿时觉得尴尬得想钻地缝里面去,于是赶紧圆谎说:加班还得带着孩子,家里人没带孩子,孩子自己在这儿看电视,真是给我累坏了。”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如今已经十岁的卡卡也总是爱说谎,然而无论出现了什么事,妈妈都定义为是孩子的错,从来没想到孩子之所以爱撒谎,是由于自身的错误示范所带来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爱说谎,父母就直接把孩子定义为坏孩子,不诚信,甚至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时,父母第一想到的就是肯定是孩子犯错了,从来都不会考虑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在家长的内心中已经给孩子定下了这个标签,其实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一般孩子撒谎,存在着以下三种原因。原因的形成和父母没有注重自身行为,没有及时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1、不知道自身在撒谎
孩子自身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撒谎,6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太能够分清想象和现实的。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
孩子总是想象自己是超人,自己的爸爸是超级英雄,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看的动画片越多,孩子的脑海中幻想的画面就越多。这类孩子往往都是小小的想象家,喜欢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用语言来表达出来。
其实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现实和想象,不明白自己这是在说谎。就像上文的卡卡说自己爸爸是医生一样,因为爸爸是一名厨师,和医生的某些特征极为相似,比方说白色的厨师服,手里拿着的刀,孩子是无意识的在撒谎,只是想表达自身内心的想法。
2、意识不到撒谎是不好的
还有些孩子并不知道撒谎是不好的行为,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用谎言来欺骗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在骗自己,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撒谎是不好的行为。因此,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孩子也会慢慢学到撒谎的坏习惯,于是就会经常对父母撒谎。
在孩子的意识里,并没有觉得撒谎的问题有多严重,孩子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和吃饭睡觉一样。但是遇到孩子因此撒谎时,家长却执意给孩子定义为坏。这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3、为了逃避他人的惩罚
有些孩子在犯错之后,父母对孩子非打即骂,恐惧感早已深植在孩子的生命里。所以一旦出现了某些情况,孩子为了逃避父母的责打就会想要去撒谎,认为这才是避开责罚的最好方式。
比如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担心父母对自己打骂,于是就擅自修改成绩,把编织谎言当成是自己的救命稻草。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确实是撒谎了,但最终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孩子是有错,但家长其实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在小时候就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一件可耻的行为,而诚信才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1、 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孩子的诚信观念
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家长如果直接对孩子说诚信的话题,孩子会觉得有点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一些小事,让孩子知道何为诚实,何为守信。
对待孩子的思想教育,要采取贴近生活的方式。家长也可以通过讲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去明白诚信的观念,比如古时候有一诺千金的故事,近现代有雷锋的诚信故事,家长可以换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诚信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慢慢的提高孩子对诚信的理解。诚信会给一个人会带来友谊,同样也能够在学习和成长中起到助力的作用。
2、 善于利用特定错误事件
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特定的错误事件,来对孩子进行诚信的教育。比如孩子考试成绩很差,回家对父母撒谎了,明明考了70多分,结果通过拙劣的方法,把分数改了变成90多分。
尽管家长一眼就能看出孩子撒谎的漏洞,但是也不能直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打骂,甚至有些家长会因为此事闹到学校。
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很丢脸,孩子觉得委屈,也没有体现出任何的教育意义。针对孩子特定的错误事件,家长一定要从侧面耐心地去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如果说谎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比直接的批评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3、 父母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说谎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一定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明目张胆的撒谎。父母撒谎被孩子知道后,孩子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便会依葫芦画瓢,模仿父母说谎的行为。
经常会看到有些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想要出去玩,父母就会骗孩子,比如外面有大灰狼,有坏人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吃零食,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考虑,也会去骗孩子,告诉孩子吃完之后,肚子里会有大怪兽跑出来。
生活中如果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欺骗,那么对于孩子而言,想不撒谎都很难。一旦孩子说谎成为了习惯,再想改正过来就会非常的难。甚至有时候孩子撒谎没有任何的目的,只是习惯性的说谎而已,自己也弄不明白,有些事自己为什么要去撒谎。
如果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习惯撒谎的人,首先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在培养孩子诚信意识的时候,应该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寓教于乐,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里,信用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没有信用,你也许无法正常的乘坐交通工具,没有信用,亲朋好友也都会离你远去。在孩子小的时候,重视孩子的诚信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规避掉长大之后,可能会面临的诸多隐患。
因此,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诚信已经渗透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所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孩子诚实守信以外,家长的言传身教同样至关重要,教育孩子的时候切勿言行不一,将诚信流于表面。
关注@雪妈育儿,学习最先进的育儿方法,了解最新鲜的育儿资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您科学育儿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