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哭着喊着来告诉你自己被打了,尤其在幼儿园这种情况最多。
其实,这是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对交往方面认知的不成熟,有时会出现被欺负”或者欺负别人的”情况,那么面对孩子间的这种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来看看你是哪一种!
认为孩子不用打回去:
1、打人不文明,不是好孩子
2、应该宽容一点,多讲道理解决问题。
认为要打回去的:
1、老师不帮你就一定要还手。
2、要还手,不能白白受气。
这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不甘心孩子被打,然而又怕以暴制暴让小朋友变成坏孩子”。那么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两个问题。
我们总喜欢把成人世界的规则强加到孩子身上,可明明在小朋友看来什么事儿都不是大事儿。他们情绪来的快也去得快,可能上一秒还哭丧着脸,下一秒马上就和对方拉手和好了。小孩的世界观大部分取决与成人的引导。
大部分家长都会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主张暗示给孩子别人打你就是欺负人”,打人的都是坏孩子,不要靠他们太近”。这样的引导完全是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但不一定符合幼儿世界。
小静和小红经常一起打打闹闹,可小静的妈妈看不过去,就经常暗示孩子她总是欺负你,别跟她玩了”,导致小静慢慢疏远了玩伴,也变得越来越孤僻。有时家长的这种暗示对孩子来说比被人打了一拳更不好受。比起其他,孩子们的快乐互动和友谊更重要。
孩子被打,一定要打回去吗?除了正常的玩闹,小朋友之间也经常有打架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办呢?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先让孩子打回去,然后再弄清楚打架的原因”。
可是主张让孩子打回去的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实力太过自信了,如果打人的孩子太过强壮,不是想打回去就能打回去的。
小朋友一般不能准确判断形势,一味教导孩子挨打要打回去并不是太明智的做法。如果对方太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这时,你可能会问:那到底要不要打回去?如果不能打回去,还能怎么做?
来!
1、语言威慑老师说过不能动手打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由于年龄小,有些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这时家长要教小朋友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对方知道自己很生气,也不是好惹的。这样那些调皮的孩子下次行动之前就会有所顾忌,不会再随便动手动脚了。
2、高声呵斥如果呵斥还不能及时制止暴力,看来接下来就得用上更强有力的反击了。这时小朋友们可以试着大声尖叫。比如这样大吼住手!”再不住手我就告诉老师了”
3、主动告诉家长和老师如果孩子体质太弱,抵抗不过对方的攻击,一定要及时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在场,也要学会向周围的其他成年人求救。
父母是孩子的行为榜样。没有打人的孩子就没有被打的烦恼,平时我们周围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也不少,这些孩子的暴力倾向一般都和家庭环境脱不了关系,如果你的孩子总爱打人,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总是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是不是容易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和孩子的相处中呢?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启蒙者,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世界观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引导,愿我们的家长都能培养出文明礼貌,又不失主见和胆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