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阅途亲子丨英语学习,家长不可不知的"二语习得"理论

原创:阅途蓝思英语

什么是"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论"产生于美国,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 "二语习得论"有个重要的观点"听""说""读""写"顺序是不能颠倒的。首先是先大量的听和读,获得必要的输入,获得词汇和语感,英语启蒙就是声音的启蒙,建立声音与图像或情景的直接对应关系,我国大多数孩子接受的传统外语学习方式,我们称之为"英语学习"也就是"学得",这种英语学习存在单一的中文母语环境中。比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背单词""备注汉语"等,学习的核心是语言的形式。"习得"是指通过大量的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的学会一门语言,就像小孩获得母语的能力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习得"。

学得和习得有什么不同?

学得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并产生有意识的学习结果,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同样在国内学习了5年的英语,用几个具体的实例来看下孩子的不同语言程度:

PART 01

豆豆

在北京当地8岁男孩,3岁开始跟外教学习英语,家长并不会辅导,但是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大量的音频和视频原版资料,孩子特别还阅读,学习进步很快,8岁已经学到了剑桥4级的水平,阅读达到美国本土8年级水平,阅读能力超过99%的美国孩子,周围家长都认为孩子是英语天才。

PART 02

天天

11岁的北京男孩,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主要跟随剑桥机构的班课学习,刻苦用功,成绩很好,通过了FCE的三级考试,录取到重点中学,考试很厉害,但语言和输出和阅读就相对弱了。

PART 03

龙龙

省会城市13岁男孩,3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一直跟课外补习班,学习《新概念第二册》,四年级后就忙于小升初的语文和数学,英语就只跟着补习班老师学习,没有时间阅读。5年后看不懂《小乌龟学美语》这样简单的儿童动画片。

PART 04

乐乐家住某二线城市的12岁男孩,2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家长重视英语,一直报班。课外班一直重视英语听说,终于在第五年学习了《新概念第一册》。

以上这四个男孩都是学校里学习好的学生,各科成绩优秀,然而在英语学习方面走了不同的学习路线,英语学习的结果却迥异。用表格呈现一下:

用表格总结下四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别:

从以上两个表格来看,四个孩子都学习了培训班,有专业的老师教授。但造成差距的原因在于家庭开展的听和读上,课外的听和读属于"习得",有没有习得是问题的关键。孩子的年龄越小,无意识的习得就越重要。

家长应该怎么做?

创设家庭迷你语言学习环境儿童的语言习得优势是在生活中,在自然的语境中。社会没有环境,家庭可以营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每天保证一小时的时间,让孩子沉浸在英语语境里,孩子也能做到习得。1、读原版书:让孩子读大量的原版书,广泛涉猎,长期坚持,开始可以自由读,持续默读的原则,让孩子自己选书泛读。2、看动画:孩子三岁开始,每天看20分钟原版英文动画,坚持看到6岁。孩子上学后可以改为看原版的电影。3、听故事:孩子上学后,用眼要控制,可以给孩子在之前的语感和词汇基础上听大量有声的读书,循序渐进,长期坚持。4、家长说英语:家长在启蒙阶段也可以帮助孩子,名词指着说,动词"TPR"就可以,家长感到词穷时就给孩子读分级读物,后面可以给孩子报全英文的培训班。如果家长能做好以上几点,孩子的英语习得之路就水到渠成了。网络时代,家长要善于利用资源

现在各类英语学习资源非常多,例如各种英文歌曲、有声书、影视剧、英语学习网站、原版书等,家长在获取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学会鉴别哪些资源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更有效。如果不清楚哪些资源适合自己的孩子,不妨带孩子做一次蓝思阅读能力测评,首先了解孩子的英语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匹配合适的英语"习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