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歆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有一些自己害怕的东西。家长总会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孩子可能害怕的东西会比大人更多,孩子会怕黑、怕马桶、怕穿着小丑服的人、怕小动物,甚至会害怕一个人睡觉。
小新是个怕黑的男孩子。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会问妈妈:妈妈今天我可以开灯睡觉吗?我有一些害怕。”有时候妈妈关灯之后小新会偷偷地打开灯。有一次在睡觉之前妈妈告诉小新赶快躺好,自己要关灯了。
小新就很着急大声地和妈妈说:不要关灯!我害怕!”妈妈也大吼道:妹妹都没怕,你个男子汉有什么好害怕的!你个胆小鬼!”小新躺在被窝里蜷缩起来,看着窗外面的那一点亮光,流着眼泪睡着了。
妈妈晚上过来给小新盖被子的时候,听见小新说梦话,嘴里喊着:妈妈,有怪兽,妈妈,我害怕。”妈妈很心疼也很无奈,不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小新的胆量。最后妈妈决定给小新买一盏小夜灯,并且在小新睡着之后,妈妈会到小新的房间关掉小夜灯,让小新慢慢适应变暗的环境。
男孩子在害怕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总会说:男子汉有什么好害怕的?”但是男孩子害怕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小新害怕黑夜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妈妈刚开始的处理方法却有一些不妥,在听到小新说梦话之后,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孩子来说,那些幻想出来的东西会带来更多的恐惧。
如果家长用胆小鬼”这个词来嘲讽孩子,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可是孩子为什么会害怕一些很日常的东西呢?
▲01.未知的恐惧
妈妈不知道为什么多多最近总是害怕家里的窗户,具体地说多多是害怕窗帘,尤其是风吹进来的时候。风每次吹到家里,窗帘就会跟着风来回摇摆,每次这个时候,多多总是害怕地大哭,大叫着妈妈。因为多害怕晃动的窗帘,所以多多从来不敢自己走在窗户旁边。
妈妈问多多为什么害怕窗帘,多多只说窗帘上面有怪物,妈妈打开窗帘却什么都没有发现。妈妈慢慢安抚好多的情绪,问多:我们一起过去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怪物好吗?如果有怪物,妈妈陪着你一起消灭它!”多多在妈妈的陪伴下,鼓起勇气走向了窗户。
结果打开窗帘,多发现那个窗帘上的怪物原来是窗户外面的小花。妈妈也恍然大悟,原来是花儿的影子印在了窗帘上,风一吹就感觉像是窗帘上有一个黑影在动,所以多多才会害怕。
多多因为不知道窗帘后面到底有什么,所以看到窗帘上摆动的黑影才会认为那是怪物。直到妈妈陪着多多一起打开窗帘,多才发现那个黑影,原来是小花的影子,所以从那之后多多就不会再害怕晃动的窗帘了。
孩子对于那些不知道的东西就会幻想出一些令人恐惧的物体,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害怕一些很日常的物体时,就应该带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物体,让孩子自己感受到物体的存在,自然可以帮助孩子驱赶对物体的恐惧。
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家长们平时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经意一句话也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
▲02.家长的恐吓”
孩子小的时候基本都会出现不好好听话的现象,但是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就会说一些恐吓”的话语。
毛毛是个不太听话的小姑娘。每次吃饭的时候,毛毛总是喜欢跑过来跑过去,而妈妈就要追在毛毛身后,有时候妈妈不耐烦了,就会对毛毛说:你要是再不好好吃饭,大怪兽今天晚上就会过来把你吃掉,大怪兽最喜欢吃不爱吃饭的小孩了。”每次毛毛听了这话就会乖乖地吃饭。
毛毛要是总看动画片不写作业的话,妈妈就会说:你要是不好好写作业,大怪兽晚上就会过来把你吃掉,大怪兽最喜欢不写作业的小孩了。”毛毛就会乖乖地去写作业。
妈妈认为这是治”毛毛的一个好办法,可是慢慢地妈妈发现,毛毛害怕晚上自己一个人睡觉。毛毛告诉妈妈,因为妈妈说,如果自己不听话,大怪兽晚上过来吃掉自己。
毛毛的妈妈为了让毛毛听话,想出了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是妈妈刚开始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毛毛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甚至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让毛毛变得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
毛毛的妈妈发现毛毛不敢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就应该思考自己平时恐吓”毛毛的做法。妈妈是爱毛毛的,但是用错了方法,恐吓”只会对毛毛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前怕狼,后怕虎”很没有出息,于是就会锻炼孩子的胆量,把孩子一个人丢在陌生的房间,晚上让孩子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睡觉,甚至会用孩子害怕的怪物来吓唬他们。但是家长这样做就真的能让孩子变勇敢吗?
▲03.解决小方法:
☞有心理专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长是产生恐惧感,是因为他缺少对所恐惧的东西有一个具体的感知能力,同时家长的恐吓也加深了孩子对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存在的确定性。所以要解决孩子的恐惧感,就得从这里出发,两点让孩子消除恐惧:触摸(感知)、安抚(尊重)。
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胆小,怕这怕那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耐心来引导孩子。家长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可以带着孩子去尝试接触孩子恐惧的物体。家长同时要注意自己平时对孩子说的话,不能打着爱的名义来恐吓”孩子,孩子可能没有办法辨别真假,家长说的话孩子都会相信,所以家长千万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话变成孩子的恐惧。
❤❤❤❤❤❤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我们都是从孩子慢慢长成大人的,也许我们小的时候也曾害怕过这些虚无”的东西,只是由于时间差所以忘记了。要养一个孩子,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一个大孩子”,这样才能够体会到孩子的心理,明白孩子恐惧的源头在哪里;与此同时,我们既是家长,也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我们可能无法教他那些高深的知识,但是我们能够带他领略这个世界的本真,让他知道:爸妈的爱会为你保驾护航,你只需要砥砺前行,无需恐惧!
今日互动话题:你认为孩子胆小是正常的情况吗?当孩子出现怕这怕那的情况时,家长最好应该怎么做?这有什么好怕的”这句话对孩子有影响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小歆妈妈,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