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张姐家的孩子非常的乖巧懂事,当张姐和老公发生争吵的时候,孩子会很懂事的安慰妈妈,并且顺着妈妈的话来训斥”爸爸。张姐逢人就说女儿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知道护着自己。孩子和张姐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一些,对爸爸有些疏远。一天张姐的老公给孩子买了块水果蛋糕。看得出来孩子很喜欢,但是孩子担心妈妈不让自己吃,就试探性的说我才不想吃呢!妈妈说蛋糕吃多了会变胖!妈妈就可以吃,妈妈长得瘦!”张姐被孩子夸得笑得合不拢嘴,于是给孩子切了一块。孩子开心极了,一边吃一边说还是妈妈对我好!”而买回来蛋糕的爸爸则在一旁无奈的说就知道拍你妈妈的马屁!”
时下孩子所接触的环境刺激越来越丰富,孩子们接收的信息内容更加的成人化。所以孩子们常有小大人”的行为表达。而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大多是给予肯定的,认为这是孩子更加聪明、情商更高的表现。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儿童成人化”的行为举止值得父母们有所关注。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些孩子训斥”家长的小视频,其中一个小视频讲述的是爸爸喝酒回来晚了,孩子拎着爸爸的耳朵教育爸爸,孩子妙语连珠,一副小大人的语气。网友看后纷纷表示这一看就是姥姥带出来的孩子,教育起爸爸来一板一眼的。大家被孩子的拿腔作势逗笑了,纷纷感慨这届宝宝太难带了,免不了要受孩子的教育了。
1. 语言表达成人化
当一些大人说的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很搞笑,孩子的童真加上过于成熟的语言表达组合让家长们觉得很有趣。但是其实,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让孩子少了几分童真和稚趣。
2. 处事风格成人化
快到教师节了,王姐家的孩子想要给老师准备一份礼物。王姐想到自己小时候是给老师准备的贺卡,并且是很用心的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纯手工制作。于是王姐和孩子说咱们给老师写张贺卡作为礼物吧。但是孩子却不满意,孩子认为贺卡太廉价了,这个礼物一点也不贵重。孩子的表达让王姐很是惊讶。儿童成人化”使得孩子的处事风格过于成熟。
3. 装扮成人化
这是比较外在的一种行为表现。孩子的审美趋近于成人化,比如说化妆、穿高跟鞋。显然这样的穿着打扮并不适宜孩子的成长。本应该充满活力的孩子不应该在过分成熟的妆容下显得老气横秋。
孩子成了小大人”,这种超前的成长状态使得孩子越过了很多原本该属于孩子的天真。孩子思考着大人该思考的事,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较为不利。
二、为什么小大人”的孩子越来越多?赵姐家的大宝很懂得察言观色,自从小宝出生后,大宝就变得特别的乖巧。和很多的二胎家庭中的老大不同的是大宝瞬间长大了。大宝不再会黏着父母要礼物,也不会和父母撒娇着不想去上学。可是赵姐却发现孩子的这种长大带走了孩子的很多微笑。孩子常常皱着眉头,努力讨好父母的神情让赵姐有些心疼。赵姐忽然意识到自己对小宝的关注更多,使得大宝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坏,孩子不得不勉强自己成长起立。孩子小大人的模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1. 孩子出于迎合父母的心理
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者是对孩子的关爱有缺失时,孩子出于迎合父母的心理勉强自己过早的成熟起来。孩子的小大人”表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体现。
2. 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家长在孩子的面前没有避讳,过分的宣扬金钱、物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更加的懂得人情世故,对于金钱、物质也会过分的看重。
3. 丰富的信息来源
时下网络信息来源丰富,孩子所接受的信息更加复杂。不加筛选的信息内容使得孩子的行为表达、语言表达方式受到影响。比如说时下的短视频App 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但是在内容上却并非完全适合孩子。
不恰当的家庭引导和过于复杂的信息刺激使得孩子的成长节奏受到影响,过于成熟的成人化表达使得孩子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其实孩子的成长最需要遵循的规律是顺其自然。
三、遵循孩子正常的成长节奏更加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1. 注重孩子的兴趣开发,对孩子的成长不过分功利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表现出很强的接受能力。孩子的兴趣培养需要结合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拥有更多的乐趣。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求不宜过于功利,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激发孩子的潜能。
2. 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模仿,守护孩子的天真童趣
当孩子受到不良环境刺激的影响时,孩子身上很容易有行为偏差的产生。比如说抽烟、喝酒等不适合儿童进行的行为表达。家长需要及时的纠正。另外,孩子的天真稚趣也十分值得家长守护,父母们尽量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3. 不对孩子给予过高的期待,让孩子有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父母给予孩子过高的期待也会让孩子的成长节奏被打乱。孩子被父母们推着往前走,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个性发展被妨碍,在父母的强势干预下,孩子显得老气横秋,没有孩子该有的青春活力。父母为孩子营造更加宽松的成长空间,更加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过分的懂事,言行表达上有些小大人”的时候,需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所关注,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给予孩子正面的环境刺激。
各位家长们对儿童成人化”的现象有哪些看法呢?您对于孩子过于早熟的表达有哪些见解呢?欢迎大家留言与小欣妈妈一起探讨!
小欣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儿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