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小贤爸爸育儿 欢迎转发、收藏。
当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大部分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比。从小时候的对比身高,体重,吃饭,到长大之后,开始对比成绩,样貌。家长在做这些对比时,明显没有考虑到孩子已经长大,已经能明白父母言语的含义,在这样的对比中,父母可知道,带给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深?
别人家的孩子好,你让她当你女儿啊”小时候,父母总是会说这样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好的,就自己家的孩子总是最差的,付出再多,在父母眼里总是别人家的好。
茵茵今年14岁,长相一般,成绩一般,做事一般,在父母眼里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茵茵的邻居是和茵茵同年级的同学,两人却很少能玩到一起,邻居没有妈妈,是爸爸独自抚养长大的,在很多方面邻居都表现的特别的懂事,成绩也非常优秀。
妈妈经常把茵茵和隔壁的邻居同学做对比,你看人家没有妈妈,就一个爸爸,抚养这么大。人还那么懂事,关键是成绩又好,你看看你成天在父母的怀抱里长大,都知道外面世界有多么残酷,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在茵茵的眼里,自己肯定是不如这个邻居的。
有一次期末考试,茵茵考的成绩并不理想,比之前还退步了几名,回到家之后,妈妈了解情况,并没有对茵茵发火。上街的路上偶遇隔壁的爸爸,爸爸说,女儿这次考的也不怎么样,比之前差一点,据说这次整体偏难,在班级名次还可以,还需要再接再厉。听完邻居爸爸的话之后,茵茵妈妈突然火冒三丈,觉得自己的女儿竟然连一个没有妈妈的人都不如,于是回来对茵茵进行了一通说教。在说教的过程中,女儿开始厌烦并顶嘴,对妈妈说,妈妈,你觉得我这么差,那你去做她的妈妈吧,我也不需要一个一天到晚嫌弃我的妈妈。”在这种相处模式之下,茵茵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差,
相反,琪琪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不拿琪琪跟其他小孩子做对比,因为在妈妈的眼里,自己就是自己,没有必要和他人做对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较永远不会有结果,反而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需要做好的就是和自己对比,不断的在和自己的对比中进步,那才是真的进步。妈妈这个思想非常的新潮,也给琪琪的成长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琪琪在自我的不断比较中,获得进步,和茵茵差不多的年纪,琪琪活的很开心,家庭也更和睦。
经常拿孩子和别人比较会产生负面影响曾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别人体”,有一种生物,吃饭是优雅,做事是完美的,就连指甲盖都是双眼皮的。这种生物就是别人。很多成年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别人家的孩子是好的,别人家的员工是敬业的,别人家的老公是顾家的,似乎生活处处不如他人。其实并不是,只是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所产生的的负面影响,家长应该深思。
1、 自卑
当老板把员工和员工之间进行对比时,其中一个被贬低的员工,心里必定是不舒服的,不舒服的同时,内心也形成了一种自身就是比他人差的思想。同样家长将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之间做对比时,更曾考虑过自己家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父母是本着激励孩子的目的,可是在父母的这种做法之下,孩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开始自卑。孩子内心觉得事事不如他人,在父母的眼里都是这样,那自己一定是真正的差劲了,从而长大之后,不敢轻易的和他人站在一起,生怕被比较。
2、 叛逆
家长总是习惯性的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拿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来抨击自己家孩子的短处,在这种行为方式下,家长成功的刺激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一次两次可以,多次这种比较,孩子内心会觉得厌烦,讨厌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家长不断的数落,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变得不自信,情绪开始暴怒,也更容易成为家长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
3、 亲子关系破裂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己家孩子做对比,长时间孩子在家长数落之下,情绪开始变得暴躁。从而不愿意和家长再次交心,认为家长并不理解自己,而且还经常用语言来伤害自己,孩子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和家长发生冲突,在这种冲突之下,家长更觉得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就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亲子关系破裂的,却不自知原因究竟在何处。
孩子与自己比较,带来的积极影响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比较,永远比较不出一个结果,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思想。只有和自己比较,孩子才能获得真正获得进步。
1、 自信
孩子在和自己的不断比较中,获得自己自信,同时也会一次比一次更好,在不断的努力中获得进步,相比于和他人比较,和自己比较才是正确的做法。
2、 家庭关系和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孩子只能接受和自己的比较,和他人比较时,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相反和自己比较的过程中,孩子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也觉得家长更能够理解自己,孩子更愿意和父母开始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和经历,家庭关系也会更加的和谐。
在拿孩子与自身比较的时候,要注意的几点家长在将孩子自身作比较时,并不是促进孩子进步的万能话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用错了方式,同样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
1、 不要总说你之前多好,现在不好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层不变的,是随时变化的。家长发现孩子变的越来越差。切勿说出你之前多好,现在不好了”,这样否定孩子的话语,孩子内心感觉受到批判、刺激,会导致孩子更加的叛逆。相反,教会孩子怎么样去改变,做得更好,才是激励孩子的办法。
2、 认同孩子的进步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在父母的夸奖中,孩子才会越来越努力,聪明的孩子都是被夸奖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孩子现在是优秀的,但是人不能总是一成不变,原地踏步,所有的事物都在发展中,只有不断的前进,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一旦原地踏步就会开始落后。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孩子获得自信,不断的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3、 不要总是在一点上对比
孩子的发展是全方位的,父母将孩子与自身做对比时,不要总是在孩子的一点上对比。这样孩子会觉得特别无趣,其次也让孩子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孩子的生活是全方面的,包括成绩,习惯,作息等等。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必须从各个方面去激励孩子进步成长。
父母总是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总是羡慕别人家的父母,自身又会作何感想呢?通过这种方式来摆正自身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中,做一个真正了解孩子的人,帮助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贤爸爸。关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关于育儿经验和亲子相处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的育儿之路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