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如果你还对婚姻心存疑惑;
如果你还对生娃犹豫彷徨;
请你看看这部剧吧~
坡道上的家(2019)
包你从今以后,不想结婚生娃。
/友情提示:人人影视可在线观看/
故事开始于一起亲子杀人案,一位母亲在浴缸里亲手溺死了自己一岁的女儿。
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到底是什么样扭曲变态的女人,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此毒手?
到底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才会视自己的女儿如洪水猛兽,恨不能以杀解恨?
听见孩子凄厉的哭声,你不会痛吗?
看见孩子挣扎的惨象,你不会疼吗?
不,她就是一个恶魔,一个败类,一个不负责任,冷血可恨,没有良心的母亲。
以上,就是这起事件发生后,对于这位母亲的种种猜测,谩骂与谴责。
整日忙于工作,无心照顾家庭,从不过问孩子穿衣冷暖,将一切男主人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的丈夫,如是说:
因工作疏忽了对妻儿的照顾可以理解,但连一个父亲的责任都没尽到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贬低在家辛苦育儿的妻子,还美其名曰为鼓励”?
而当他的妻子默默忍受着丈夫不归家,无人可以求助的育儿困境和母亲身份的社会压迫时,她的丈夫却在酒桌上将妻子的无能倾诉给了前女友。
而思想观点保守,站着说话不腰疼,从不关心儿媳身体精神状况,只知道埋怨,谴责,以儿子为中心的婆婆,如是说:
当她义正言辞地阐述自己的传统育儿观时,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封建落后的思想统治是如何彻底扭曲直到摧毁一个正常人的三观;
常聚在一起夸赞炫耀自家宝贝如何乖巧懂事的邻居们和到了21世纪还认为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大脑发育的保健师如是说:
还有一批客观到没有同理心,不考虑具体情况,只要是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一概归为不可理喻,心怀偏见的陪审团们如是说:
而当法官抛出如果这位母亲确实因为种种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失手溺死孩子”的议题时,
同样身为母亲的陪审员又搬出了经典的受害者有罪论”,她认为无风不起浪,仿佛只有当这位母亲真正地受到了暴力,身体上有明显的伤痕时,才会认为她身体原因导致了精神崩溃。
在她们眼里,精神上的问题都是无病呻吟。这真实的偏见就仿佛我们这个世界对待抑郁症患者一样。
而因为生理原因无法生育的陪审员就更不能理解这位母亲的罪恶行为了。
于她而言,孩子这么可爱,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杀掉的呀!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看似十恶不赦的母亲,
没有人想要知道在这起案件背后,母亲是因为遭受了多大的痛苦,被折磨到心力交瘁,精神恍惚之下才犯下溺死孩子的无心之失;
没有人想要知道在得知孩子死后,母亲的内心是如何地心如刀绞,难过到连一滴泪也忘了流,心甘情愿将一切责任全部揽下的自残式愧疚;
没有人想要知道,这个变态,畸形,传统落后的社会对一位初为人母的母亲定下了多么苛刻的规则和要求,才让她在社会,家庭,自身的压力之下,对自己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热爱,对人生充满绝望,面对孩子,束手无策,却无人可以依靠,倾诉。
对母亲们而言,无论精神上被丈夫贬低,还是被邻居鄙视,亦或是被婆婆嫌弃,她们们都必须慈祥和蔼,耐心细致,完美无瑕。
她必须在和男性共同承担起提高GDP的重任之时,还能履行一位完美母亲应该承担的义务。
注意,是完美,不是称职,更不是合格。
完美的定义是什么,我给大家科普一下:
1. 自怀胎之初,就应该放下工作,积极养胎,在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睡眠休息的同时,还应给予孩子良好的胎教;
2. 胎儿出生之后直至满月,母亲应该给予孩子充足的奶水,传统育儿观认为,孩子哭闹总不好,多半是未能实现全母乳喂养所致;
3. 当孩子出现无休止哭闹时,母亲必须十分耐心,不骄不躁地安抚孩子,在80%的婆婆眼里,无法使孩子停止哭闹的母亲,都是无能的;
4. 当孩子入学后,作为母亲,应该继续承担起共同创造家庭财富的重任,同时,还应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用行。
简言之,妈妈需要具备能够同时幻化多个分身,以及瞬间位移,随叫随到,且禁止出现剧烈情绪波动以免影响家庭和谐的超能力。
以上,就是当下对一位母亲的基本要求,完美的母亲在公众眼里,实则只是基本达标而已。
这样的超能力,真是令人望尘莫及。
看来,《坡道上的家》并不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家庭伦理剧,它应被归到恐怖惊悚剧集之列。
更加贴切的中文译名可以改为诸如《黑镜:没有超能力的母亲之母亲节特辑》、《孩子来了:没有超能力的母亲如何自救》、《育儿惊魂:如何赶在孩子哭闹之前挤出母乳》等等。
诚然这部日剧最后的结局十分温情,当和杀人犯母亲面临同样困境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一番自我觉醒后,
故事的结局告诉所有母亲:
但是,求助真的有用吗?
我想,大概是没什么卵用吧。
此剧一出,豆瓣神评论表示:
恐婚恐育”也再一次成为了一个值得热议的话题,知乎尤甚。
从物质层面来说,高票答案给出了十分完美的解释。
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数据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90后,大部分都在借钱度日”。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在岗职工合计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750元。
而在2018年专业机构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数据表明,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人里,56%的人暂未开放储蓄,而在开放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为1389元。
同时,据花呗官方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全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至2017年末,花呗账单分期业务借款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群体中。
而在汇丰银行的最近调查中显示,中国90后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了1850% 。
据《人民日报》对当代年轻人结婚年龄是否愿意提前”的调查中显示,处于法定结婚年龄22岁的年轻人还未开始就业,并且有一部分选择继续求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未能实现经济独立。
而高不可攀的结婚育儿成本更让年轻人知难而退。
据新华网2016年对中国式结婚成本调查显示,深圳以208万高居榜首,北京上海均超过200万,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则在100万以上。
据人民日报在2017年发布的一则有关于育儿成本的新闻中显示,育儿成本占到了我国家庭平均收入近50%。
2018年,有财经媒体对育儿成本进行过估算,结果显示,中等水平家庭抚养子女大约需要投入70万元,如果投入更高一点,则会超过130万元。
结果就是,现阶段,随着结婚率的下降,离婚率却在稳步提升。
根据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
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仍继续下降。
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1723万的出生人口下降了2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2018年全国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进一步下降。
全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步伐并未减缓,到2010年只有11.9‰。以22岁为结婚年龄来看,2010年出生的人口将在2032年左右进入结婚生育阶段。
同时,2015年全国30-34岁女性不结婚比例在6%左右,比1990年提高了10倍左右。
然而,比只增不减的离婚率更为荒谬的是,结婚生子所产生的经济压力可以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但养育子女的重担却全权被默认推给了女性。
这种不公平的优待”,才是当代大多数女性选择不婚不育的根本原因。
诚然,社会分工的差异导致男女不平等十分正常,但根本问题在于,妇女解放运动斗争了这么多年,终于将长久禁锢于家庭琐事中的女性推向了社会。
而看似在职场赢得了平权的女性,无形之中却担起了两份责任:
在家必须贤良淑德,在外必须能力超群。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期待仍然是传统的。
作为男性,社会对他的事业与家庭的角色期望是一致的,单维的;
而对女性,却是相悖的,双维的。
女性在社会上被期望的角色是:自尊,自强,自立,平等;
在家庭中被期望的角色是:温顺,贤惠,忍让,牺牲。
现代社会一方面给她们提供了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一方面仍然以传统的家庭角色规范要求她们。
这种所谓的,只限于职场的男女平等,不仅未能使女性摆脱长期受压迫的厄运,还因此肩负了更多的重任。
这样的男女平等,岂不是个笑话?
正因如此,长久以来,社会保障制度也选择了忽视女性。
美其名曰给母亲放一个育儿假”,而实质上要放假的不仅仅是女性,真正应该和妻子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的丈夫依然在工作。
遂,新一代的年轻女性终于意识到,如果结婚生育,她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会降低,那她当然会害怕。
与此同时,针对于某些学者提及的生育率降低对人类延续性的影响,先无论是否言重,在全人类面前,先保全自己,也是人类自私的本性。
选择不婚不育的女性,只是求生欲略强一些罢了。
可是,我们何曾没有渴望过事业成功,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儿孙满堂,只不过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迫下,选择了自救而已。
参考文献:
《个案工作介入都市青年恐婚问题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都市青年小A为例》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801&filename=1017076805.nh&v=Mjg4OThNMUZyQ1VSTE9mWWVSbkZ5L2xVcjdMVkYyNkdiTy9HTm5NcXB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婚姻法》视阈下的青年恐婚”原因与对策探析》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SQGL201602004&v=MDEyMzRxVHJXTTFGckNVUkxPZlllUm5GeS9sVXJyTk5qek1Zckc0SDlmTXJZOUZZSVI4ZVgxTHV4WVM3RGgxVDM=
《不婚不育_一种后现代生育现象的伦理评析》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4&filename=CSSC200402006&v=MDY4NDhIdFhNclk5Rllv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WVSbkZ5L2xVN3pQSmo3WWJiRzQ=
《城市青年恐婚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8&filename=NTSX200802018&v=MTExODZ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WVSbkZ5L2xVTDdJS3puWWRyRzRIdG5Nclk5RWJJUjhlWDFMdXg=
《立法反对丧偶式育儿”可以一试》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CND&dbname=CCNDLAST2018&filename=SCFZ201811220052&v=MTUwMTN4ZEVlTU9VS3JpZlp1OXZFQ3ZzVTdqSUkxc1JOaTdOZExHNEg5bk5ybzFIWk9zS0RoTkt1aGRobmo5OFRuanFx
《透析现代女性恐婚症》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4&filename=SHEH200411012&v=MDY2ODF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T2ZZZVJuRnkvbFViek5OaVhPWnJHNEh0WE5ybzlFWm9SOGU=
参考数据:
《这届年轻人咋了?去年中国结婚率再创新低》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3_20_494289.shtmll
《为了富养孩子不愿生二孩?媒体:育儿成本约70万》
http://baby.sina.com.cn/news/2018-07-30/doc-ihfxsxzh2843551.shtml
《育儿成本占到我国家庭平均收入近50%,七成不愿再生》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01/23/c_1120364951.htm
《中国人结婚要花多少钱?看看世界各国婚姻成本》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602/18/t20160218_8926766.shtml
《结婚为什么越来越贵成本越来越高?结婚还有意义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26059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
http://tongji.cnki.net/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9030251&file=N2019030251000008&floor=1
《90后人均负债12万,这届年轻人为何那么穷》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80852.html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这届年轻人为何不爱结婚》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21/c_1124261357.htm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生育欲望越来越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25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