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说谎:恐惧心理下的一种自我保护, 家庭温暖幼儿说谎少 面对幼儿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做

说谎是很多孩子会有的一种行为:儿童发展研究专家Kang Lee用20年时间,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性、国籍、宗教信仰,30%的两岁孩子会撒谎;3岁的孩子撒谎人群占到50%;4岁的孩子这一比例超过80%;4岁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撒谎。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有些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得到某物或者父母老师的赞赏)。然而最为普遍的是为了逃避责备或惩罚,出于自我保护。中国哲学家罗素说:幼儿的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说说:说谎是因为害怕说实话而挨骂的避难所。”有些家长、老师过于严厉,有的幼儿犯错误后为了逃避惩罚而选择了说谎。这种说谎我们称之为防御性说谎。

场景一:

幼儿园里集体活动,突然闻到了一股臭味,老师判断肯定是哪个小朋友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了,于是问全班小朋友,是哪个小朋友将大便拉在裤子了”,所有小朋友都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我!”老师有点生气,她一面穿插着走在孩子当中,一面不停地嗅,最后她发现那股臭味在小瑞身上特别浓,就问:小瑞,你是不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小瑞瑞怯怯地回答说:不是我”。

面对幼儿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做

面对幼儿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做

场景二:

爸爸给毛毛买了个小汽车,拿给毛毛的时候,叮嘱毛毛:这个小汽车可花了爸爸不少钱,你要好好爱惜哦。”嗯,我会的。”毛毛开心地玩起小汽车。过了半个月,爸爸突然发现毛毛好几天没玩小汽车了,就问:毛毛,爸爸给你买的小汽车呢?”在什么地方吧。”去拿来吧,爸爸跟你一起玩”我想起来了,早两天,妈妈带着去给亮亮玩,亮亮弄坏了。”后来妈妈说,小汽车是亮亮弄坏了,还特意藏到柜子里,不让爸爸知道。

为什么瑞瑞明明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身体那么难受,但仍坚持说不是他呢?因为他曾经经历过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如实承认后的痛苦——被老师责骂,被小朋友取笑。因此他宁愿忍受大便拉在裤子里面的不爽和痛苦,也不愿意承认事实。而毛毛呢?他答应了爸爸要好好爱护小汽车,结果很快就把小汽车弄坏了,知道爸爸知道后一定会生气,会责骂他,于是他想与会地解决这个事情。

还有一些幼儿经常一大早起床就跟妈妈说:我生病了。”其实根本原因也就是为了逃避让他不开心的幼儿园生活。

这些都是儿童为了保护自我,是一种防御性谎言。

防御性谎言,通常是为了:

面对幼儿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做

1.逃避不愉快的现实

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对幼儿园的环境感到陌生以及对幼儿园生活习惯的不适应,情绪上会很不稳定。于是总会找各种不想去幼儿园的理由:如,说自己感冒了或者头疼,等等,以此来逃避幼儿园的现实。再如,有些幼儿由于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谎称自己肚子不舒服等来逃避吃饭。

或者孩子破坏了东西、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偷拿了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如果说了实话,等待他们的往往是父母与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处罚,因此孩子往往选择说谎来避免(或延缓)不愉快情形的出现。

2.怕父母或教师的打骂、批评

比如,幼儿打了其他小朋友或者做了其他什么错事,有些父母便不问青红皂白就打骂指责孩子一通。孩子一害怕,便会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教师也一样,发现某个幼儿拿了别人的东西,或者打了、推了别的小朋友,便不问清缘由就是一顿批评。长此以往,幼儿为了逃避责罚甚至打骂,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有某些不良行为,以致说谎变成了一种经常性习惯。

面对幼儿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做

还有一种比容易被发现的撒谎,当孩子被父母打骂时,父母们往往会问,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家庭温暖少,孩子说谎多

研究表明:幼儿说谎与家庭温暖程度直接相关。根据鲁如艳等人研究,幼儿说谎频次与家庭的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成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越少矛盾、家中越多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则幼儿说谎行为越少;家庭成员间公开表露愤怒和矛盾的程度越高 、参与娱乐活动的机会越少 ,幼儿说谎行为越多 。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孩子会出于对矛盾和攻击的畏惧,选择说谎来化解矛盾以保护自己;同时,幼儿期想象力处于发展中 具有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的特点,一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就将其归为 说谎”,而在游戏等娱乐性活动中幼儿可以将这些不符合现实的奇思妙想发挥出来 ,若家庭娱乐性活动较少,幼儿只能将其掺杂与现实生活中。

史羽倩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和祖辈同住的家庭的幼儿说谎行为最少,因为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日常生活通常主要由祖父母进行照顾,祖父母对于孙女、孙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幼儿的要求都会被满足,因此幼儿不会形成一种以说谎来获取利益的意识。

而如果家里只有父母、子女同住,且有多个子女,父母由于忙碌的缘故 ,往往对于幼儿的要求会采取忽略的方式,幼儿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想尽办法实现自己的要求,导致说谎较多。

而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往往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需求容易被满足也较少说谎。

营造宽容、体谅的家庭心理环境 让孩子少说谎

我们有创造一种民主、宽容、支持、体谅的家庭心理环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不会一做错事就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而是会将自己的困扰、忧虑、羞愧告诉父母。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会陪伴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孩子说谎的实质是在恐惧心理支持下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幼儿说谎的时候存在一种矛盾:心里想认错但又怕失去信任、缺乏勇气,此时需要我们父母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给与其爱的抚慰,抓住幼儿说谎时的矛盾心理,消除孩子说谎的心理动机,缓解幼儿患犯错误后的紧张情绪和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宽松环境里,孩子就不会担心说实话会受到惩罚,从而冒险去说谎,这样孩子说谎的现象自然会减少。

面对幼儿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孩子所犯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和勇气,而不是在犯错后给予孩子相应的处罚。比如当孩子把牛奶洒上在桌子上,却说不是我撒的”时,我们不要特别关注他说谎这个事情,而要努力解决眼前的事,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去拿抹布把桌子擦干净吧。”这种方式能避免直接与幼儿产生冲突,同时也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把桌子收拾干净”这件事情上去。父母也可以告诉孩子:牛奶洒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擦干净,但是你要说实话,不论你做错了什么,我们都爱你。”这样之后孩子犯了就错误也会承认。

在孩子撒谎这件事上,营造宽容、体谅的家庭心理环境,这里有几条具体多的建议:

1.了解孩子的愿望与想法。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在各方面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父母应该多了解一下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尽量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不要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

2.引导孩子说出说谎的原因。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说谎,不妨蹲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多,这样才能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同时还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更喜欢诚实的孩子,不喜欢爱撒谎的孩子。”

3.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比如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比较高,孩子考试不好或者做了什么不符合父母心中好孩子”形象的事,就有可能会撒谎。如果孩子平时比较努力,但是考试考得不够好,我们可以直接跟孩子说:我已经知道你没有考好,我很担心你,我不知道怎么样帮到你?”这样孩子就知道父母是担心自己的,而不是责怪自己。他也会反思自己在学习上所做出的努力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资料:

史羽倩,等:3~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鲁如艳 家庭环境与幼儿说谎的关系:幼儿性别的调节作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