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家对面的华都面馆过早的时候,桌子对面坐着儿子、孙子和奶奶。一家三代人的对话让我想到: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深远影响,教育要从好好说话开始。
孙子大概4岁,孙子依靠着奶奶站着,一边吃着小笼包,一边不停地向奶奶怀里靠,还不停地动来动去,所以奶奶就不停地大声呵斥:不要动,你听到了吗?不要动,你听到了吗?”奶奶在手机上不知道在捣鼓什么,反正一直没成功,有些急躁。
坐在奶奶边的儿子也就是小男孩的爸爸,很专心的吃着自己的干拌面,然后突然很大一声:你够不够吃?”够吃”!4岁小男孩嘴里包着包子赶紧回答了。我问你奶奶”!小孩的爸爸只顾吃面地又回应道。
不要动!不要动!”!奶奶又吼起来了,这样的话语反反复复,我坐在他们的对面,感觉特别吵,特别累!
奶奶还在捣鼓手机,大概可能在注册什么,儿子也不帮忙,还说:我让你那样,你就是不听,直接输入呀......。”儿子对奶奶也是这种不舒服的语气。没有称呼,没有好语气。
你站好,不要靠着我行不行呀!”奶奶又把孙子呵斥了,并还用手把孙子的胳膊朝外拨了拨。这个早餐我就在他们的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你听到没?你听到没?”的呵斥声中吃,真的很累!
三代人之间,孙子根本不听奶奶的,任凭奶奶怎么吵,4岁小男孩就是我行我素。儿子又指责老奶奶,吵老奶奶不听他的所以手机注册不成功。
大家看到没有,这就是家长带给孩子的影响,带给孩子的教育。这个小男孩耳濡目染就是这样的语言交流环境,预测一下他未来是个什么样的呢?看到他父亲对待他奶奶的态度就一目了然了。至始至终,儿子对老奶奶没有一句好言语,想想看奶奶对孙子的语言,就知道儿子从小到大的语言环境,都没有好好说话。
我们的家长有时候看到很讲礼貌,说话很有分寸的孩子时,是那样的羡慕:你看倩倩多有礼貌,说话温柔,从不顶撞长辈......!”这是有原因的,倩倩的父母待人处事都是很友好,教育孩子也是正向引导,几乎不用祈使句,如:不要......,不准等等这样的词语几乎不用。
每一个原生家庭就是一个教育场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孩子的老师,所以父母做好孩子学习的标杆,从好好说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