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第一天,各校园门口早早挤满了等待入校的学生和家长,不管是新生还是老生,都将开始新的学习任务。
一个假期不见,孩子们又蹦又跳地嬉闹着,而陪在一边的家长们,话题还是离不开作业和补课。与老生家长们对孩子课业的担心相比,新生家长们更多的则是对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担忧,很多家长患上了开学恐惧症。
新学期开学校门口挤满了学生和家长。
新生家长各种担忧

不到7时,宋琦已为女儿准备好了早饭,从衣柜里拿出新衣服,让女儿穿好。
宋琦的女儿是9月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从孩子这两天的状态来看,新奇多于紧张,回到家就叽叽喳喳地讲着学校里的趣事,孩子讲得兴致勃勃,可宋琦却听得紧张兮兮。尤其听说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宋琦立即提醒女儿,听课时一定不能溜号。听说女儿班级有同学很爱动”,不是从背后推同学,就是拽女同学的头发,宋琦马上又提醒女儿远离这样的孩子,省得伤到自己……
担心孩子在班级遇到不安生的同学,担心孩子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担心孩子学习上不能出类拔萃……宋琦的各种担忧,每一件在她看来,都是可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大事。
调查中记者发现,开学了,家长们紧张、焦虑、易怒的情况普遍存在。
有家长担心孩子升入高年级跟不上;有家长担心孩子压力大,考虑升学或搬家等问题。
开学了,很多家长变得紧张,甚至是神经质”。
隔代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也不轻松,每天晚睡早起,考虑的事儿多,操心的也多,刚刚开学,就已经把自己折腾得身心疲惫。
唯恐孩子收不住心
虽然前一晚已把儿子第二天需要的物品准备妥当了,但9月2日,马女士还是起了个大早。防止老师交代需要带的作业和书本落下,马女士再次打开儿子书包,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在家散漫了一个假期,孩子会不会在课堂上溜号不注意听讲?这样想着,马女士的各种担心都涌了上来。
暑假作业检查了好几遍,买铅笔、书包、选课外读物,脑子里全是孩子上学的事。”
作业、手抄报、作文,跟其他家长对了几遍,生怕落下啥,半夜总醒,经常失眠。”开学了,孩子们紧张,家长也神经紧绷,相互间联系得更密切。低年级的学生家长相互交流新学期的计划,准备报啥特长班、哪些学科需要补课……
采访中,受访家长都表示,刚开学特别焦虑,常因孩子不听话、写作业慢、看电视等发脾气,感觉情绪不受控制。我儿子作业没做完,让他补,一天就写两页,揍了他一顿。”
睡到半夜就醒,做梦都是孩子在学校惹祸,想想都闹心。”很多家长表示。
及时疏导避免坏情绪
9月2日,新学期第一天,各校门口不但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们,更是被车辆堵得水泄不通,有些家庭,甚至是4个家长来送一个孩子。
7时50分,我市一小学门口,校门缓缓打开,有工作人员出来组织学生入校站队。家长们纷纷从肩头将书包摘下,背在孩子肩上,并一再嘱咐着上课注意听讲”老师提问要举手”考试要认真答卷”……孩子们随着老师进入校门,已快看不到身影了,家长们还是舍不得离去,似乎陪在这里,就能更安心一些。
我市一教育机构负责人宋霞表示,对于新入学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稳住”,千万别把焦虑的状态感染到孩子。因为孩子都是敏感的,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他们来说,适应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已经有些应付不来,如果家长再将自己的各种担忧转嫁到他们身上,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样的状态,会影响到孩子即将开始的学习任务。
而对于已经升入二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同学家长来说,要立即紧张”起来,不要下班后,先玩会儿手机再做正经事,更不要看起电视节目就忘了时间。
对于已经散漫了一个假期的孩子来说,开学之初的收心很重要,帮着孩子调整好上课状态,是家长不可忽视的责任。
针对此种现象,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隋广兴表示,这是典型的开学焦虑症”。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家长们要正确对待学习,不能有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可以带孩子多去图书馆等地方,刚开学,课业不是很多,多去读书,感受一下图书馆里的氛围,慢慢地把孩子从松懈的假期生活中拉回现实,让其意识到开学了,要正确迎接好新学期。
同时,家长们要克制,不能太暴躁,尤其不要轻易动手,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以跟孩子坐在一起谈心,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避免让孩子产生厌烦和对开学的恐惧心理。
